随后,热闹的节目轮番上演。台湾歌手凯文献唱闽南语经典歌曲,《欢喜就好》带来的愉悦氛围,让现场观众不自觉地跟着哼唱。台湾青年刘梦缘在现场与来自厦门的少年吴泽宇一同朗诵《离骚》,观众在声音的故事里,感悟千年求索精神。
另据英国《卫报》报道,当地时间5月23日,以军轰炸汗尤尼斯,加沙儿科大夫纳贾尔的家不幸被击中,10名子女有9人遇难,而这位母亲当时正在急诊室抢救伤患。
少先队员林丹妮表示:“科学实验太好玩了!戴上特制手套就能像魔法师一样操控机械手,智慧农场里的蔬菜居然能自己‘喝水’!”(完)
她观察到,不同文化背景的队员往往对龙舟的初始认知存在差异:欧美队员常将其类比于皮划艇或赛艇,最初更关注其运动形式本身;而亚洲队员,特别是来自中国、东南亚的成员,因成长于端午习俗氛围中,则更自然地视龙舟为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然而,一旦亲身参与,无论背景如何,队员们都会逐渐感知并认同龙舟深厚的文化内涵。
21岁的魏坤明是踩高跷传统剧目“西游记”中沙和尚的扮演者。上小学时,黄阳司扎故事艺术团“非遗进校园”活动像一颗种子,悄然种在了他的心里,他也顺利加入了学校高跷队。
江西省南昌市九龙湖畔,2025中国南昌国际龙舟赛汇聚境内外50支队伍超1500名选手同场竞技;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来自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等国的近二十支劲旅破浪争先;第二十一届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邀请赛,外籍运动员人数同比去年激增81.6%;南非开普敦维多利亚港炮台公园化作水上竞技场,市长亲自执桨体验“同舟共济”的魅力……
停舟细问灵均迹,更有清流是汨罗。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诗人屈原在汨罗江怀沙自沉,沿岸百姓纷纷发舟打捞。这个驾舟相救的场面相沿成习。端午期间,汨罗江龙舟竞渡弦歌不绝、桨声不断。
在广州国际龙舟赛中,Karly曾为“世界共舞中华文化”自豪;而在悉尼,当外国观众为龙舟呐喊时,她又感受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另一种骄傲。跨越语言的共鸣,让龙舟从民俗符号升华为文化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