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5年,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介绍,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构建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重点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积极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截至9月18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489.61亿元。牵头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指导发布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上线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等。深入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联合多个部门印发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深化39个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今天专门发来贺信,是致公党百年华诞收到的最珍贵礼物。”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致公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张刃感触很深,“这让我回想起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新型政党制度’这一伟大政治创造的丰富内涵,这些都体现出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和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的高度重视。”
在大丰港零碳产业园的碳谷管理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区内每家企业的绿电使用数据和碳排放轨迹。园区负责人轻点屏幕,一条条绿色电力流清晰可见:“绿电从这里出发,通过专线直供企业,每一度电都可物理溯源。”这里打造了全国首创的“一对多”绿电直供模式,已吸引BSI、CQC等18家国际认证机构入驻,为企业提供碳足迹一站式服务。吉电绿氢“制储加运用一体化”、岚泽30万吨绿色甲醇等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构建“绿电—绿氢—绿醇”综合能源体系。
育幼方面,政策提出多渠道增加公建托位供给,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和家庭托育点,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延伸发展托育服务,提升普惠托育覆盖率。
9月20日08时至21日08时,广东大部、广西东部、福建东南部、浙江南部以及重庆西部、四川东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中部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20毫米)。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广东沿海等地部分地区有5~6级风(见图2)。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海域、东海北部海域将有4~6级、阵风7级的偏北到东北风,黄海中部海域将有4~6级、阵风7级的西北风转东北风,台湾海峡将有4~6级、阵风7级的偏南转东北风。
在上海,青年科技力量不断崭露锋芒。8月26日,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正式颁发,10名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得主中最年轻的上海频准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磊,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作为获奖代表发言。不到40岁的他瞄准量子科技和先进工业应用对精准激光器的需求,带领团队攻关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60余款高端精准激光器的自主研发制造。
广西与夸纳省于2010年建立联系,并签署建立友好区省关系意向书。这是阿赞德·恩德贝莱第二次通过“广西国际友城进东博”活动参加东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