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客流密集的大型港口客运站,无障碍设施是否规范,密切关系到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的出行安全和便利。检察机关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督促职能部门依法全面履职,依据地方性法规推动已建港口无障碍设施升级改造和系统治理。在办案中加强多方协作配合,向残联组织、无障碍环境领域专家及“益心为公”志愿者借智借力,切实提升办案精准性、规范性,以高质效履职保障特定群体交通出行便捷安全,实现从“岸上”到“水上”的“无碍通行”,提升国际航运中心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
据四川省政府官网介绍,四川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八个区域之一,拥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性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多个重大区域创新平台。
城运平台搭建了“142N”技术架构,基于城市运行管理平台,依托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底座,构建感知、事件、调度、AI“四大能力中枢”,围绕“安全”和“发展”两大主题,建设了城市风险预警平台和城市发展平台,推动各部门N个应用场景建设。
打好秋粮生产保卫战,要在“管”字,以精细管理提升单产效益。“三分种,七分管”,秋粮生长后期的田间管理直接关系到籽粒饱满度和最终产量。当前,各地正抢抓农时,开展秋粮田间管理“最后一步行动”,针对不同作物特点精准施策。在东北大豆产区,要积极推广“一喷多促”技术,通过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促进大豆提高结荚率和百粒重;在黄淮海玉米产区,重点做好中后期水肥管理,防止出现脱肥早衰,确保玉米灌浆充足;在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加强搁田晒田,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为后期成熟奠定基础。此外,要利用现代化农机装备为精细管理注入新动能,北斗导航收割机、无人植保机、智能灌溉系统等走进田间地头,不仅可以提高田间管理效率,更能够实现水肥药的精准投放,让秋粮生产从靠经验向靠科技转变。
甘孜9月17日电 (韩金雨 程嘉馨)“风景美,环境好,在这里泡温泉很惬意。”近日,在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然乌乡克麦村热气氤氲的温泉池边,来自云南的游客格茸拉姆感叹道。克麦村,这个平均海拔3200米的传统村落,曾因交通闭塞、产业薄弱而发展滞后,近年来却依靠创新治理体系,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构建多元共治新生态,完成了从偏远落后到“全国文明村镇”的华丽蜕变。
中国煤矿文工团成立于1947年东北解放区,是国家级艺术院团中历史最悠久的单位之一。2005年,加挂了“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的牌子。2018年9月,转隶到文化和旅游部。
在鲤鱼溪畔的“鲤禮”文创咖啡馆,咖啡香与古朴庭院相得益彰。菲律宾《联合日报》副总编龚文礼称,这里不仅风景优美,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亲切的人文体验,“古民居在灯带的勾勒下焕发新生,荷香伴着微风,游人穿梭其间,仿佛走进了一场千年的梦境。”
“顶天”,就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打造了“深海一号”二期等一批大国重器,建成了深中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对这些“重量级”成果,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在去年开展的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评选中,中央企业共获奖109项,占全国同类奖项总数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