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闻名的阳关,今年推出“同走阳关道呼吸汉唐风”为主题的大型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游客可在“都尉府”办理手写的“通关文牒”,经过关城城门时接受“关长”盘问,答对问题盖上通关大印;能参与烽火传递、校场射箭等边塞文化体验活动,也能骑骆驼、骑马在城关和烽燧之间穿梭。
7月4日,在挂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烛光计划书法实验学校”等牌匾的梨香小学门口,寇学臣、李君等留下一张笑容灿烂的合影。
昆明7月16日电 (陈静)汉语桥2025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唱歌学中文”夏令营研学活动15日在云南昆明启动。来自德国的约80名师生将在昆明、楚雄、北京三地学唱中文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据介绍,甘肃长城总长3654公里,涵盖战国秦汉、明代等多个时期,类型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古代军事保障体系。其中,甘肃明长城长达1738公里,长度居中国首位,因当地干旱气候得以完整保存,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完)
多伦多7月15日电 加拿大安大略省宾顿市(Brampton)2025年多元文化节(Carabram)于7月11日至13日举行。今年适逢中印建交75周年,该多元文化节的中国馆和印度馆首次联合开馆。
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的总体要求还包括,“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