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随着内地多城沦陷,茅盾、夏衍、邹韬奋等大批文化名人来港避难,一时群英荟萃。《华商报》油墨飘香,《大众生活》半年发刊30期,还大量翻印《论持久战》等名篇,让中国抗战理念广传海外,凝聚起港澳同胞与海外华侨的抗日热情。
今天的媒体空间已经是一个各种各样的人争夺话语权的博弈场所,而传统知识分子屡战屡败。每年B站有百大UP主授奖庆典,我很感叹,除了罗翔,除了刘擎,其他98位几乎都名不见经传,有兽医、气象预报员、监狱的看守,五花八门你能想到的,都能成为百大UP主。我想找找我的位置在哪里——千名、万名之外。当然他们也提供知识,这些知识是我们在教科书里、在传统媒体上得不到的。通过他们我们窥见非常丰富的生活,我们知道了世界这么大,可以通过他们看一看,不必自己去看。包括“忽左忽右”这样的播客,也成了我们获取知识的窗口。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金雷在欢迎致辞时表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明年恰逢中比建交55周年。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海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和布鲁尔一样的比利时、欧洲友好人士来到中国、乐游上海,共同搭建联通中欧两地的交流桥梁。
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宣告成立,创造性地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国家不分大小、不论实力强弱,遵循协商一致原则,共商合作大计。可以说,如同在阴霾中点亮一支火炬。
8月28日—30日,2025面向东盟“AI+跨境电商”创新应用大赛院校赛道决赛在广西南宁落幕,本次大赛作为“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的子赛道之一,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南宁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以“AI跨电让畅购全球更便利更美好”为主题,旨在贯彻国家数字经济规划与“数字丝绸之路”倡议,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跨境电商领域的融合应用。
于是,当中华文化的光华在华文学校的朗朗书声里照亮她,当爱国主义的思想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里浸润她,当追求进步的薪火在上海爱国女中的氛围里淬炼她,当共产主义的理想在北平民国大学的熔炉里点燃她——这一切,让那早已深植于心的民族意识破土而出拔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