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野猪、拍视频、飞无人机、管理照顾几十只猎犬、给受伤狗狗做手术……每天循环往复,刘军强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连续几年这样熬,实在熬不动了。”他计划着,等忙过夏天这一阵,带着家人自驾去东北玩一圈。
从《快乐至上》到《心云》再到《十七岁的雨季》……时光倒带三十载,台湾艺人林志颖带来经典单曲,引发怀旧风潮,满满都是“回忆杀”。
今天,当我们走过佟麟阁路、赵登禹路,仿佛仍能听见卢沟桥的枪声穿越时空。那“一夜之间”被永远刻入历史年轮,它见证的不仅是奋起的抵抗,更是一个民族在危难中的觉醒与凝聚——“我们四百兆人团结所成的城,是任何种炮火所不得攻破的!”
据法新社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7月8日至10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法国总统自2008年以来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英国正式“脱欧”以来首次接待欧盟成员国国家元首,同时也将是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继位以来,首次接待欧洲大陆国家元首访问英国。
重塑“发展机遇共同体”的叙事,是转化“威胁感知”的核心。欧洲对中国的“威胁感”,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发展路径差异的误读——将中国的产业升级视为“制度性挑战”,将“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门户”战略对立。事实上,中国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升级,为欧洲企业提供了广阔空间:2024年欧盟对华投资增长11.7%,中国德国商会50%的会员企业计划扩大在华投资。更重要的是,在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公共卫生等全球性议题上,中欧拥有共同利益。
中欧关系当前的“战略调试期”,本质上是双方对彼此角色定位、利益边界、合作规则的再确定。王毅在与科斯塔会见时明确指出,“中国视欧洲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对欧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这一表态为破解认知困境提供了方向——唯有在战略层面重建“伙伴定位”的共识,才能为务实合作奠定基础。
在经济领域,以产业链互补对冲脱钩风险。中欧经贸关系的压舱石作用从未动摇: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7858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2600亿美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0万列,连通欧洲25国227个城市。当前的关键是优化合作结构,如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可建立“电动汽车产业对话机制”,通过价格承诺谈判替代反补贴税,推动中德汽车产业从“市场换技术”向“技术共创新”转型。
另据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4日报道,马克龙正向斯塔默施加压力,试图让英方承认巴勒斯坦国。报道称,英国和法国就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速度和方式”存在分歧,马克龙有意尽快宣布承认,英国则持谨慎态度。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英国政府消息人士说:“在承认巴勒斯坦国一事上,法国人试图拉我们上船,但我们对此有所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