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外贸外资“第一梯队”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国家级经开区先行并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目前,在全部的232个国家级经开区中,共有外资企业超过6万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9.9万家;2024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72亿美元,进出口10.7万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全国的23.4%和24.5%。例如,大家都熟知的苏州工业园,吸收外资居全国经开区首位,2024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了20亿美元;再如海南省的杨浦经开区,在海南自贸港设立后,吸引外资快速增长,2024年吸引外资是自贸港成立当年、也就是2018年的13倍。进出口前10位的经开区中,既有位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也有位于江苏昆山、浙江义乌等县级市的,比如昆山经开区进出口规模2024年达到5700多亿元人民币,外向型、开放型经济的特色十分显著。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因此在不断强化税收征管的同时,应该同步适度推进税制改革,适度降低名义税率,让企业实际税负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同时国家财政收入也并不会由此减少,进而实现良性循环。
“其实主要只有两个问题:一是航线每年何时开始可以使用;二是航线一年中能保持通航的时间有多长。预计大约15年后,夏季穿越北极可能不再需要破冰船护航。从技术角度来看,常年通航不仅可行,而且是节能减排的绿色解决方案。这意味着未来的北极航线不仅能提高运输效率,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埃尔伯林说。
在环评方面,生态环境部依法推进国家级经开区规划环评审查,2024年以来,已经审查了6家国家级经开区的规划环评,对规划提出了优化调整建议,目的就是让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够协调起来。生态环境部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选取了16家产业园区开展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其中4家是国家级经开区,组织制定完善试点园区环境准入清单,探索完善排污许可管理。
不过,在知支之(上海)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孟庆刚眼中,“5%的利润率对于成熟市场和企业来说是有经营动力的”。孟庆刚有30年餐饮从业经历,曾协助国内多家餐企及供应链开展中小学食堂餐饮业务,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企业虽然不能直接从餐饮服务中赚钱,但可以通过提升管理效率、走量的方式实现供应链端盈利。此外,在中小学食堂这一大规模场景下,企业还能实现品牌宣传和价值观建设,这也正是国外许多餐饮巨头的运营模式。
除了支付满减,京东金融还打造了“必胜客报销”,有霸王餐等你来吃。5月26日-30日不限时段,只要在京东金融App或京东App搜索“必胜客报销”,上传吃必胜客的相关照片,就有机会拿到现金报销,甚至直接免单。还有大额支付红包和美食红包可拿。
根据该供应商的送货单,这天的送货金额在6000元左右,巡察人员根据猪肉、豆类、青菜等标注的单价进行称重,发现实际价格仅有4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