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联社、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媒体报道,塞内加尔军方发表声明称,此次行动由驻扎在塞内加尔西部法蒂克地区的塞内加尔海军陆战队于7月8日至9日执行,行动地点位于大西洋沿岸萨卢姆河三角洲(le delta du Sine Saloum)地区。
2020 年,“地摊经济”作为经济政策被提出,连带着市集也变得火热。根据《2020商业地产志年度报告》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国多个商场空间举办了超过1000场与市集相关的主题活动。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的古国,中国愿同各国一道,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但总的来看,当前物价依然延续低位运行状态,CPI月度同比增速在零值附近徘徊,上半年CPI同比累计下降0.1%。对此,需要客观分析成因、正视潜在风险。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物价低位运行正是这一经济转型过程出现的阶段性现象,需要辩证看待。
阿里巴巴向《环球时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郑钦文的球拍、潘展乐的泳镜……这些冠军同款装备已登上淘宝热搜,卖爆天猫。其中郑钦文夺冠同款网球拍高居淘宝热搜第一名。自8月3日郑钦文夺冠至8月5日樊振东夺冠,其间超200万人在天猫搜索了“小球”品类相关商品,其中网球相关装备搜索量同比增长300%,“郑钦文同款”专业网球拍V14,48小时内收到了超4万人的问询,超3000人加购,成交量同比暴涨超2000%,成为天猫网球类目成交TOP1商品。不仅如此,就连郑钦文夺冠现场教练穿的“加油服”也火出圈。
成都世运会棍网球项目设六人制女子组比赛,共有8支队伍参赛。中国女子棍网球队前期面向海内外开展两轮选拔,最终确定了12人正选名单及4名替补队员,队伍将于7月11日起在上海体育大学展开集训。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可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提升使用价值(财富)生产能力和效率。这一过程是否创造价值?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全要素生产率属于生产力范畴,其提升影响生产力产出水平,但并不等于全要素生产率直接创造价值。生产要素本身不是价值的源泉,但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可以通过提升具体使用价值产出量,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形成实际生产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相对比较优势,进而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总量。另一方面,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知识和技术对人工的替代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论断是否依然成立?应当说,劳动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能动的物质变换过程。在生产力各类要素中,人是最具能动性和决定性的,没有人的劳动就没有财富生产活动,也不可能有使用价值生产及价值创造。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知识资本对物质资本产生的替代效应并不表明知识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可以成为价值源泉。知识资本的形成和使用仍是人类劳动活动的体现,而且社会生产是极其复杂的分工体系和网络,不能以生产的某一环节表现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劳动者的替代来解释价值创造日益脱离劳动。因为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分工系统性极大提升,这种系统性建立在社会分工深化基础上,是人类社会总劳动体系决定社会生产,并不是单个环节决定社会生产。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主体是新型劳动者,它由新型劳动者通过各种创新活动而实现。新型劳动者包括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技术工匠等,他们开展的新质劳动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条件下,价值源泉说到底还是劳动创造的,更多地体现为新型劳动者的新质劳动所创造。这一新质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同时也是劳动与其他物质技术生产要素相结合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大幅提高使用价值生产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大幅上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生产的统一,并不否定劳动是价值的源泉。更重要的是,价值范畴涉及的是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其目的在于揭示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是否相适应。这是政治经济学关于价值理论讨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质生产力在自然形态上强调生产力发展质态的先进性,相应地在社会形态上必然要求形成与这种先进性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是新质生产力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所体现的价值取向的坚守和中国化时代化的拓展。
古典经济学从产生起,价值理论便构成其核心命题,原因在于自由竞争、产业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既要为产业革命的发展进步性提供理论支持,更要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正义性提供经济学论证;既要证明工业制造业具有生产性,能够创造价值,又要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公正性,贯彻等价交换原则。古典经济学虽然提出了要素价值论,但在其体系中占主流的仍是劳动价值论,原因在于在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矛盾相对于资本与封建地主的矛盾还居于次要地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不稳固,仍需要经济学论证其优越性和正义性,以强化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承认劳动是价值源泉,对于联合无产阶级战胜封建地主阶级,巩固资本雇佣劳动的生产方式更为有利。古典经济学家同时意识到,在价值理论上承认劳动是源泉,最终会在逻辑上导出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因此同时提出要素价值论,并指出随着生产发展,要素价值论应当替代劳动价值论成为主流。后来的庸俗经济学以及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也的确是沿着这一逻辑展开的,逐渐形成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服务价值论、均衡价格论等,鲜明体现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历史要求,为其正义性、进步性进行理论辩护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