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袍,中国古代皇帝的服装,上面的一片龙鳞、一朵祥云都融入了繁复的针线技法。今年,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的匠人仿照馆中所藏“京绣龙袍”,还原出五爪龙、海水江崖等纹饰要素,设计了一枚等比例缩小的冰箱贴,让游客得以将“龙袍”拿在手心,带回家中。
常年打球的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郑钦文夺冠前的这几年,网球运动在大众层面一直是向上走的态势,加入网球运动行列中的人不断增多。”张先生分析,这也许跟网球是隔网运动有关,因此在疫情期间受到欢迎。
7月18日,欧盟批准了对俄罗斯的第18轮制裁,其中涉及多家中国企业和银行。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2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一直致力于劝和促谈,从未向冲突方提供致命性武器,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出口。中俄企业正常交往合作也不应该受到干扰和影响。敦促欧方停止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损害中国企业的合法利益,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博弈、保护主义抬头影响,中欧关系遭遇波折,疫情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中欧各层级、各领域的面对面交流,导致双方在彼此认知上存在误解。但双方合作仍具有强大韧性,中欧不仅存在经济共生的纽带,也有文明伙伴的深厚底蕴。
冷战结束后,原来的欧共体进一步推动欧洲一体化,逐步从区域性经济共同开发向区域政经整合发展。1993年11月,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畅通消费者举报渠道,确保《技术规范》实施后,消费者购买或发现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未获得CCC认证证书的车辆,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和信息化平台举报。市场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相关职能及时、依法处理消费者举报,坚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各级消费者协会在履职过程中发现有关线索的,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提出监管执法建议。加强缺陷产品召回,督促生产者依法履行召回主体责任。
如今,中国与欧盟建交已满50年。在现代科技加持下,中欧对彼此的了解不再只有“只鳞片爪的信息”,但无法消泯的文化差异与互联网上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依然会使当下中欧的彼此认知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模糊不清”。50年来,中国与欧洲,还有世界也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欧需要共同规划下一个50年合作的历史节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报道团队踏足中欧十多个城市,采访数十位中欧各界代表性人物,与他们面对面地沟通交流。自今日起推出的“重识中欧”系列报道,是我们与中欧各界人士为校准中欧对彼此认知的共同努力。
中国与欧洲,地处欧亚大陆的两端。2000多年前,欧洲就已知到东方有个生产丝绸的国度“赛里斯”。公元166年,号称大秦王安敦(即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使者的罗马商人从海上来到了中国。此后的岁月里,中欧之间的交流不绝如缕,但受限于交通、技术条件和文化差异,在漫长岁月里中欧对彼此的认知,正如英国东方学与历史地理学者亨利·裕儿所说,彼此都只得到只鳞片爪的信息,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