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战时期旅荷华侨抗日救国会的捐款支援,到今日亲眼见证祖国强盛,这条路我们走了近百年。今天的阅兵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对那段浴血奋战历史的庄严致敬。”傅旭敏表示,无论身在何处,海外侨胞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我将把此次参会的所见所感分享给身边的侨胞,让更多海外华侨华人铭记历史、凝聚共识,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当晨光刺破云层,天安门前的东风导弹车隆隆驶过,歼-20等新型战机的尾翼划出银白色航迹,就像用利剑在蓝天上书写一个民族的复兴宣言。我的眼眶早已湿润,这份震撼和感动是血脉里的共鸣!80年前,先辈们用血肉之躯抵挡侵略者的铁蹄;80年后,我们的钢铁长城正以现代化姿态向世界展示:这片土地,早已涅槃重生。
(李建广、潘俊强、胡婧怡、姚雪青、李亚楠、张腾扬、张丹华、黄超、亓玉昆、李龙伊、徐雷鹏、王珂、王梓、何昭宇、张祎坤参与采写)
以一次奇迹营救为叙事核心的《营救飞虎》,讲述了1944年援华美军飞虎队飞行员詹姆斯执行任务时被日军战机击落并俘虏。我党潜伏人员欢少与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四名队员组成临时小队,突破重围展开营救的故事。影片有保龄球馆近身搏斗、采石场大战、散兵坑战术突围等多场高燃戏份。
“我对战机,有着特殊的情感。”打击乐手的身份之外,吕家杰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就是先进战机的材料研发。吕家杰说,想着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武器装备亮相阅兵场,内心的激动与荣誉感,是强烈的、真实的。
在梅州,98岁的抗战老战士欧光其在家人的陪伴下观看阅兵仪式,心潮澎湃。“当年打鬼子,我们只有三支枪,手榴弹还是自己制造的,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保护祖国。如今新型坦克、歼击机、无人战斗机等先进装备护航盛世,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拼出来的。”欧光其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啊,别把安稳日子当寻常,我们的好日子源于党的坚强领导,未来的路更要紧跟党中央。希望年轻一代珍惜当下、感恩奋进,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用实干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荣光!”欧光其1927年6月出生于广东中山。1944年3月,17岁的欧光其加入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桂山抗日游击队,被编入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车炮弹外壳的工作又苦又累,别人可能干上几个月就支撑不住,但父亲始终坚持早来晚走、争抢生产时间,甚至睡在机器旁,就是为了‘多生产一发炮弹,就能多消灭几个敌人’。”甄建民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