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您提到过“Asiaropa”的概念,认为亚洲从欧洲学到很多,希望让欧洲通过“学习”亚洲,变得更好,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同理心。您如何评价中欧50年相互促进的过程?这种同理心是否改变了中欧对彼此的原有认知?
首先,自主保障能力强。“十四五”前4年,受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带动,我国能源需求快速增长,消费量累计增长9.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一年用能的总和。“十四五”以来,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强化煤炭兜底保障基础、深挖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潜力、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多措并举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国内能源生产加力提速,实现了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特别是,新能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两个“50%”,也就是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近50%,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我国能源自主供应的“基本盘”更加稳固、“含绿量”不断提升。
“在我之前,父母就育有一儿一女。当时战火纷飞,哥哥被寄养在河北一户老乡家,姐姐被寄养在山东一户老乡家。”黄鲁彬说,父亲牺牲时,她尚未满月,母亲顾兰青直到她成年后,才跟她说起黄骅的英雄事迹。
“这一趋势背后存在多重驱动。其一,家庭消费端,人们对沉浸式大屏需求增长;其二,企业端,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刺激大型会议室、指挥中心对百寸级交互平板的采购需求;其三,伴随成本下降与技术持续迭代,百寸产品正从高端商用的‘技术标杆’,迅速向智慧医疗、文博展示、智慧交通等新兴领域拓展。尤其在手术示教、远程会诊、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及综合交通调度等场景中,大屏交互价值日益凸显,成为多个产业智能化升级中的关键基础设施。”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第二,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提升。国家能源局加快“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动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持续完善容错免责等配套机制,让实验室里的“样机”真正转化为市场化“产品”。已经认证四批次一共是236项首台套项目,其中有些不仅是中国首台套,也是世界首台套。我们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建成了完备的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体系,中国优质的新能源产品惠及全球,为世界能源转型作出了中国贡献。
广州琶洲实验室里,脑电波操控轮椅能帮助截瘫患者自主移动。“广东的优势在于产业链完备。非侵入式技术突破后,团队无需出省,就能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该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远清介绍,目前,团队研发的脑机AI鼠标、脑机AI轮椅、脑机AI智慧病房等产品,已在多家医院投入试用。
2025年生物多样性调查显示,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分布的植物种类中,有大叶黑桫椤、福建观音座莲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7种;同时,公园还引种栽培了水杉、金花茶、华南五针松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5种,堪称“南岭物种基因库”。
截至2025年6月,深圳共有商事主体450.8万户,同比增长5.1%,其中企业281万户,总量和创业密度继续稳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