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馆出口处,文创产品展区人头攒动。这次参展的文创产品,集中展示了晋城6县(市、区)的文创产品,以及火爆全网的“佛小伴”系列产品。来自太原的游客郭先生手里已经提了好几个购物袋,“这些文创产品既有艺术价值,又充满地方特色,想着带回家留个纪念。”
解决好这样的个案并不是结束,而是进一步改革的起点,不同的个案推动了各地探索在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标准认证等方面实现“异地同标”。其中,沪苏浙皖联合发布实施《电子证照共享应用规范》,三省一市17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实现跨省“一网通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统一信用数据共享专区和跨境信用综合服务平台,发布“湾区标准”244项,发放“湾区认证”证书155张。
杜伊斯堡郢趣园是武汉在两市结好后赠送的礼物,按武汉郢趣园1:1复制,以榫卯结构搭建后拆解打包,漂洋过海运抵德国。自1988年开园以来,这座占地5400平方米的古典园林已成为德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窗口。武汉还曾于2021年至2022年配合杜伊斯堡完成对郢趣园的修缮并重新开放。杜伊斯堡市长索伦·林克表示,郢趣园至今仍是当地市民喜爱的文化瑰宝。
在四川甘孜州乡城县正斗乡白坝村的田野间,一棵高20米、胸围近10米的千年核桃树如“巨人”般矗立,枝头缀满沉甸甸的青褐色果实。斑驳的树皮刻着岁月的沟壑,23米宽的树冠撑开一片浓荫。这里既是远方游客举着相机定格的“民族村落地标”,也是村民农忙时揣着糌粑、酥油茶歇脚聊天的“天然驿站”,承载着当地民众世代的乡愁记忆。
9月20日,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启动下闸蓄水,标志着这项被誉为新疆南部“生命水塔”的重大基础设施向着全面发挥灌溉、防洪、发电等社会经济效益迈出了重要一步。按照设计规划,该工程预计2026年7月将实现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届时,它将有效缓解下游灌区“春旱秋缺”的水资源困境,并点亮南疆万家灯火。
在秉承古法的基础上,东杰带领团队经过近三十年的持续改良,成功研发出包括二十九味红景天在内的一系列藏药新制剂。目前,该药已被纳入青海省自制制剂目录,并在临床应用中不断优化升级,为更多患者提供疗效保障,取得了社会与经济效益。
记者探访太仓港海通码头时,巨型滚装船“礼诺运输”号装载2600多辆国产汽车启航发往欧洲。不远处的“玉衡先锋”号也装载3600余辆商品车从这里“出海”运送至东南亚。
“疯装”,是乡城藏族女性特有的传统礼服,融合了汉、纳西、藏等多民族服饰文化元素,风格独树一帜,其最大特色是鲜明的色彩对比。“疯装”于2007年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乡城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