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三级主任科员张振斌介绍,2024年,襄阳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8个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两年保持100%,汉江干流4个监测断面稳定保持Ⅱ类优质水质。
2023年,俞孔坚携新书《大脚革命与新桃源》亮相上海图书馆东馆,探讨如何治愈“现代性”造成的都市创伤,重塑人居环境回归天地人和谐相处的“桃源之境”。他希望通过实践大脚美学,能够唤起人们对城市与自然审美观的改变。
巴西时间9月23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不幸遭遇坠机身亡。作为世界知名的景观设计师与“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人,俞孔坚设计了大量优秀景观作品,将景观设计从一门造园术,重归为“生存的艺术”,用他一生的实践重新定义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当前,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升级。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技术,不断塑造“中国智造”“中国精造”新优势。在重庆举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一些前沿技术得到生动呈现,如AI数字人展示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工法,全息投影让晦涩的工艺流程变得可视易懂。新奇又有料、炫酷且硬核的技术,映照着“大国智造”的成果,也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生动注脚。
阴暗,潮湿,冰冷,是东宁要塞给人的第一印象。在正面宽110多公里、纵深50多公里的地域上,日本人修筑了麻达山、勋山、胜哄山等20余处要塞,构成了东宁要塞群。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是学技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薛魁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 30 余年工作的行动指南。从参与 14 万吨乙烯装置建设,到助力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成为 “中国百年经典工程”,他始终冲锋在攻克难题的最前线。
“相聚上海共创未来”全球宣介会是上海市政府侨办依托“1+8+16+x”大侨务工作机制,融合城市宣介、规划简介、产业考察、政策咨询、项目对接、为侨服务功能,着力构筑的品牌活动。2024年以来已举办7场活动,吸引40多个国家(地区)千余位海外嘉宾现场参与,线上参与超百万人次,促成商业地产、生物医药、航空机械等一批项目在沪落地。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仅有1家图书馆,如今,新疆已有公共图书馆111家、博物馆150座、文化馆118家,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这不仅仅是白皮书中的数字,更是成为滋养各民族的精神家园、连接各民族人民情感的公共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