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此外,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上映一周年之际重映,该片聚焦二战期间“里斯本丸号”沉船历史事件,通过挖掘珍贵史料、寻访亲历者后代、展示水下考古影像及还原历史场景,全景呈现事件背后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的温暖瞬间。作为近年来少有的聚焦二战东方战场国际议题的纪录电影,本片不仅填补了相关历史叙事的影像空白,更以“小人物见证大历史”的视角,让观众透过个体命运感知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吕博洋记得,池浚辅导时说,《在太行山上》中的“母亲叫儿打东洋 妻子送郎上战场”是非常重要的表达,体现了军民团结奋起抵抗的情绪。只有深刻地了解当时的民族情绪,才能更饱满地用歌声进行叙事表达。
受邀观礼的台湾大学教授苑举正表示,“阅兵让我深受鼓舞,不禁感叹祖国之伟大!”台青张立齐在现场告诉谭主,“我身边观礼台上许多台湾代表都频频鼓掌,深刻感受到骄傲和自豪”。
腾冲刘家寨皮影戏的发展历几代人的努力和创新。刘永周的父亲在世时,为黑白靠子上了颜色,煤油灯更换为汽灯。刘永周则将汽灯换为无影灯,增加了字幕,便于理解。传承至第六代,刘朝侃将全息投影、激光、4D体验融入皮影戏,也将创作目光投向腾冲本土历史文化。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列出“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和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4]等六项具体战略问题。此后,从《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全面论述,到《战争和战略问题》以中国特点和战争历史等为观照对战略问题展开的系统分析,我们党在总结教训、研究历史、分析态势中,探索形成适应对敌斗争需要的一整套战略体系和战术打法。各地紧密结合敌我实际情形,在抗日战争总体战略指导下,自主灵活制定差异化、特色化的局部战略,有的放矢、发挥优势,做好布局谋篇和落子作眼等精细文章,不断增强谋划与实施契合的精度、原则和方法协同的效度,逐步改变抗日战争初期被动失利的局面,推动抗日战争在战略战术和指挥运用等层面取得点面开花的良好效果。与此同时,战略策略的得当推进,也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政策的支持和配合。邓小平同志在《胜利的回顾和胜利的期待》中提出,“我们要在所有干部中,造成研究政策、执行政策的热潮。没有正确政策,一切努力都是空洞的;有了正确决策,我们才能胜利。”[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战略战术的集成联动,需要政策举措的聚实增效。新征程上,我们要从抗日战争战略演进和政策发展的历史中汲取方法和智慧,深刻领会“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一论断蕴含的要义和旨归。
“今天,我通过手中的乐器奏响旋律,告慰先烈、铭记历史。阅兵任务完成后,我将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力争为我国先进战机的研发贡献智慧和力量。”吕家杰表示。
不只是上合组织。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为国际关系确立新思路,到推动“一带一路”成为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再到以“金砖合作”推动全球南方携手共进……中国方案为何赢得广泛赞誉?就在于它超越了集团政治的“小圈子”规则,超越了实力至上的霸道逻辑,超越了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