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有记者问,农村供水保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期间,水利部门在农村供水保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免疫能力正常的人有很强的抵抗力,一般不会感染创伤弧菌,大家不必恐慌。但免疫力差的人,如慢性肝病、糖尿病,嗜酒,长期使用免疫抑制的人群,发病风险高,需注意预防。
李国英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水情最复杂、江河治理难度最大、治水任务最繁重的国家之一。“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发展取得新成效,为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作出了新贡献。
科普活动掀起阵阵全民爱科学热潮,激发起更多创新创造的热情。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1127所科技馆、749个流动科技馆、1418辆科普大篷车等骨干阵地全年接待观众近1.5亿人次,“科普中国”旗舰平台累计传播超1958亿人次。另一项数据同样令人振奋:据统计,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03年的1.98%提升至2024年的15.37%,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5年的第10位,已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在建设安全河湖方面。严格管控河湖的行洪蓄洪空间,依法划定了170万公里的河道、3000多个湖泊的范围,全力守护江河安澜。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的规范化和常态化,累计清理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14万个,有力维护了河湖的行蓄洪功能。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也认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集中体现了深远的底线思维、辩证思维与整体思维。要固本培元、守正创新、聚魂凝力,将伟大的中华民族视作生生不息、繁荣进步的文化生命体,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奠定最坚实的思想根基。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