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在上海成立的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10个一类中心,也是其在欧美地区国家之外首个全球性一类中心。
工商银行以金融机构受托布展方式搭建展台,境外企业无需远渡重洋,采用传统主动外出开拓市场的“行商”模式,转变为依托工行进博展台直接与到场的中国企业实现高效对接和广泛洽谈的“坐商”模式。
工商银行打造的“参展、对接、落地、成长”全周期陪伴,目前已成功助力百佑佳、开市客等全球食品头部企业,以及英国亚曼茶、新西兰牧怡绵羊奶等特色品牌打开并扎根中国市场。
按照“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十四五”时期,国家一直在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目前,在全国已设置13个类别26个国家医学中心,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许许多多像陈慧这样的患者从中受益。从今年开始,全国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都要开展医疗巡回服务,有望实现所有医疗卫生资源薄弱县全覆盖。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潘湘斌:“不仅我们的装备跟北京阜外医院一样,还有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化系统,还有最关键的是人,再好的制度最后都要靠人。我们不仅是做手术的大夫,包括很多护士、技术骨干在云南阜外医院开业之前,他们已经在阜外医院训练了1到2年,正是有这样扎实的工作,我们才有底气在云南阜外医院提供跟北京阜外医院一样的医疗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让我倍感振奋。”作为海外侨胞代表,欧洲华商会会长傅旭敏表示,今后要积极团结和联系更多的海外侨胞,宣传中国的发展成就和政策,支持祖(籍)国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侨引侨、以侨引外,促进中欧双向投资与技术人才交流,把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动。
“这是一届科技感满满的东博会!”东盟秘书处社区和企业事务部社区事务局局长李荣荣告诉记者,当前,东盟和中国的经贸往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贸易和投资,正逐步向高科技领域拓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全球趋势,很高兴看到东盟和中国正在拥抱这一趋势,并不断推进相关领域合作。”
9月2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为期5天的东博会吸引了来自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3260家企业参展,累计参展人次达22.6万,创历史新高。截至9月20日,据不完全统计,本届东博会共取得成果超700项,其中经贸项目签约超500项,多领域、多形式成果超270项。与会多国人士认为,中国东盟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友好合作更加深入人心,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