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介绍,一般情况下,收到蓝色预警信号时,要提前做好灾害的防御准备工作,黄色则表示除了做好灾害防御应急准备工作外还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当看到橙色和红色预警时,要积极做好应急工作和防灾抗灾抢险工作。
六秩春秋,西藏经济总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和量的跨越。王君正介绍:“202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65年的155倍,年均增长8.9%;地方财政收入达277亿元,是1965年的1258倍,年均增长12.9%。”
要增收就得想方设法拓宽发展道路。涪陵区已经举办了几期乡村旅游和乡村主播培训班,在最近举办的村干部乡村直播带货比赛中,乐道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袁润珑获得第一名。回到村里,袁润珑马上找到王佳妮等人,动员他们拓展书法、康养等服务项目,发展采摘、垂钓等经营模式,一起直播带货带动更多村民致富。“我们不光做避暑经济,还打算发展冰雪经济、康养经济、研学经济等,争取做到‘全年都开张’。”袁润珑说。
不少媒体用“始于足球,成于文化”“始于龙舟,不止龙舟”来形容这些赛事,点出其本质是文化载体、文化舞台,即以体育之名唱好文化大戏。
帮扶举措:台州市市场监管局精准把脉产业痛点,制定《产业集群产品质量提升实施方案》,以“优服务、强监管、提质量”为核心思路,打出一套质量技术帮扶“组合拳”。一是构建分级分类监管体系。多维度采集产品质量信息,科学评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采用“靶向监管+正向引导”方式,对高信用企业降低监管频次,对高风险企业开展靶向性专项整治。二是强化标准宣贯赋能。开展“雪地靴产业质量专项培训会”系列活动,邀请技术专家解读防滑性能、帮面材质、保暖要求等关键指标及检测方法,针对性提出质量改进措施,培训企业负责人与质检人员100多人次。三是强化监督抽查结果运用。建立“质量警示展台”,公开曝光抽检不合格产品及企业,并针对性开展“一对一”技术帮扶,打造“抽检+帮扶+整改”工作模式,帮助企业精准对标达标,提升产品质量。四是强链补链补齐产业检测能力短板。联合检验认证机构、行业协会打造雪地靴检测共享实验室,共享防滑性能测试仪、耐折试验机等专业设备。共享实验室自今年6月运行以来,已开展检测服务53次,为企业节约检测成本7万余元。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二是建设水陆交互枢纽,优化物流网络。应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链接水陆运输系统,发展仓储等配套物流设施,持续拓展双向服务辐射能力;将港口建设成物流枢纽中心,依托港口拓展供应链掌控能力,联通各类关联主体。
即将从9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中,明确了竞业限制条款不生效或无效的情形:劳动者未知悉、接触保密事项,竞业限制条款不生效。这意味着,不属于竞业限制范围的劳动者,即使订立竞业限制协议,约定对劳动者也没有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