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报修
有问题 必受理
服务流程
拨打电话
线上联系客服
信息加密
安排师傅
最快30分钟
快速响应
上门服务
安心保障

零距离智能锁网点遍布全国

发布时间:
零距离智能锁售后电话24小时人工热线-400全国售后服务电话号码










零距离智能锁网点遍布全国:400-1865-909   (温馨提示:即可拨打)














零距离智能锁售后维修电话|全国24小时统一预约服务中心














零距离智能锁售后客服24在线咨询电话〔2〕400-1865-909














 














专业售后培训:定期对售后团队进行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维修服务在线评价互动,促进服务优化:我们鼓励客户在线评价维修服务,并设置互动环节,解答客户疑问,收集宝贵意见,促进服务不断优化。




维修师傅服务态度培训:我们定期对维修师傅进行服务态度培训,确保他们在服务过程中保持热情、耐心和礼貌。






















 














全国服务区域:青岛、乐山、池州、宜昌、克拉玛依、赣州、绍兴、甘孜、海南、益阳、上饶、柳州、通化、忻州、宿迁、廊坊、嘉兴、贺州、延边、伊春、中山、蚌埠、攀枝花、鞍山、保定、广安、安庆、南平、镇江等城市。














 






















维修一站式中心:400-1865-909














 






















广西玉林市容县、安康市旬阳市、嘉兴市嘉善县、资阳市雁江区、太原市万柏林区、漳州市龙文区、西宁市城东区、南京市高淳区、忻州市定襄县














 














 














三亚市天涯区、黄山市歙县、鸡西市虎林市、南充市嘉陵区、龙岩市新罗区、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黄南尖扎县














 














 














 














云浮市云城区、楚雄双柏县、绥化市兰西县、酒泉市敦煌市、岳阳市汨罗市、佳木斯市桦南县














 






 














 














芜湖市弋江区、琼海市万泉镇、通化市集安市、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三沙市西沙区、伊春市友好区、蚌埠市禹会区、厦门市海沧区、雅安市石棉县

  中新社拉萨6月5日电 题:拉萨乃朗寺成为西藏首座碳中和寺院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之前我们对寺院的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发现僧人的取暖用电和生火造饭等会产生很多的碳排放。”近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乃朗寺巴沃活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该寺为打造“零碳寺院”,建立了光伏电站并配备光储充一体化系统等,成为西藏首座实现碳中和寺院。

  乃朗寺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镇,海拔4200多米的半山上。该寺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属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

5月29日,航拍拉萨乃朗寺光伏电站,该电站年发电量约100万千瓦时,并配备光储充一体化系统,可完全满足寺庙的使用需求。(无人机画面)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据巴沃活佛介绍,乃朗寺现有僧众30余人,是一座真修实证的道场,僧人们以实修为主、严于律己,按照佛陀的指引和三藏的修持次第要求自己。“在做好这些的基础上,我们近些年有许多新的尝试,比如在文化保护传承领域以及环保利生领域。”他说,打造“零碳寺院”和碳中和寺院的想法,便是起源于环保利生的理念。

  记者在该寺看到,停车场建了数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寺院前后均有绿化造林。值得一提的是,在乃朗寺的主导下,当地还成立了西藏首个自然保护小区——乃朗谷自然保护小区。

  “充电桩使用的是寺庙光伏电站的电,游客、信众如果是开新能源汽车来,都可以免费充电。”巴沃活佛说,此前,他们引入成熟的技术力量,在测算了僧人们学经、生活过程中的碳排放主要来源后,寺院便进行了电气化改造,“你们中午吃的斋饭,不是使用传统柴火做出来的,而全部是电气化做出来的,可以实现节能减排”。

  乃朗生态文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次仁曲旦介绍,乃朗寺光伏电站占地2500平方米,年发电量约100万千瓦时,并配备了光储充一体化系统,包含五个储能柜,可以实现离网运行一周。他说,寺庙光伏电站的建立得到了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以及拉萨市官方的大力支持。2024年,乃朗寺光伏电站实现了并网,可将盈余的清洁电力“上网”。

  “寺院的光伏电站并网和离网都可以由寺院的运维人员自行操作。”巴沃活佛说,此前光伏电站运维由建设方工程师负责维护,现在寺院的电工经过简单培训后,也可以独立运作整个系统,承担一些简单的故障排除和维保工作。(完)

【编辑:田博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