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江西吉安“剿共”前线的陈诚直至9月21日才由何应钦告知九一八事变的消息,此时,陈诚所听说的九一八事变是起于“倭寇借中村失踪事”,可见消息传播的失真。知道消息后,陈诚于9月22日致电南京方面,表示“愿率所部与倭寇决一死战,成败利钝,概不暇计”。这一天,陈诚并在宴请吉安各军事领袖的宴会上,指出在九一八事变以后,除了外交手段以外,“对于军事须积极准备,如不能达到目的,即行宣布绝交,即以军事行动,即失败亦不能与之讲和,以比利时、土耳其、摩洛哥为例,人心不死,绝不致亡国也”。中秋节这一天,陈诚在日记中写道:“回忆去年之今日,正克复郑州(中原大战),以为此后当可使中国之军阀觉悟,从此政治可上轨道,岂知愈演愈烈。”可见陈诚的这一个中秋节也不甚愉快。
其时在清华大学求学的夏鼐,9月19日通过阅读《北平晨报》的号外得知九一八事变的消息。9月21日,清华大学召开学生全体大会,其中有提议清华全体学生徒步赴京请愿、清华全体师生绝食一天的提案,不过均未通过,夏鼐则觉得这些提案“真有点好笑”。9月24日,清华大学停课,学生至四郊宣传日军暴行,然而夏鼐认为“收效甚少”。9月26日,清华大学再度停课,学生徒步进城向张学良请愿宣战,夏鼐则因为“前天徒步太辛苦了,又预料今日的请愿必定无甚结果”,于是就没有去了,并在这天晚上与几位同学赏月。作为老师的顾颉刚亦有类似的看法。其时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任教的他亦是9月19日就知道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了。9月22日,燕京大学的学生手臂皆系上黑纱,上面写着“耻”字,顾颉刚则评论道:“但希望一班青年能永远干下去,不要有了些刺戟才动,刺戟一过又忘了。”
岸边人急忙寻找树枝等工具想要将胡国涛拉上岸。顾不上危险的胡国涛小姨,套上朋友递来的小孩游泳圈下河去救援,但不会游泳的她始终无法靠近胡国涛,胡国涛最终因体力不支沉入水中。
合肥9月18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黄方教授研究团队联合西北大学董云鹏教授通过分析研究,在天然样品中识别出富水超临界流体的明确信号。
“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情感归宿,更是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周锡玮表示,台湾同胞要记得自己根在哪里,不能忘记中华文化。他认为,目前国际上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仍有不足,两岸可以在文化方面加深合作,携手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对于如何处置及其可能的走向,或寄希望于国际社会,或准备对日交涉,或呼吁开战,或决定忍耐,或干脆什么都无所谓了,甚至还有认为这将发展为“日俄之战”的(这一说法尽管今天看来没有成为现实,但是却一直是当时国人思考未来发展的一大重要考虑因素)。
不久前,衢州市教育工会工作人员高翔体验了外卖小哥的工作。据《浙江日报》报道,过了午餐订单高峰期,高翔看到快递驿站里虽然有沙发、凳子,但是数量有限,且容易被人员频繁进出打扰。“驿站能否增加一些休息间和行军床,让外卖小哥工作后能够有个安静休息的地方?”他一一记录问题和建议,向上反映。
“这种由政府整合资源、企业精准对接的方式,极大降低了我们前期找地的成本,”现场一位参会企业负责人受访称,“我们正在寻找适合布局原料基地和初加工项目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