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攻坚的路上,薛魁从不畏惧 “卡脖子” 难题。他善于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结合生产实际创新突破:独创的 “裂解炉精准调节法”,大幅提高单炉生产效益,被命名为中国石油一线生产 “十大绝招绝技”;深度参与股份公司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乙烯装置实时在线优化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仅双烯收率一项,每年就为企业增效 5200 余万元。
“鲜有哪位景观建筑师在国际上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更不用说来自中国。他有一种特别深厚真挚的与土地的情感和理解,并发展出一种上升到国家尺度,全球尺度的城市/景观和自然的理论。”知名建筑师李虎对澎湃新闻说。
1989 年,高考失利的薛魁成为新疆乙烯工程建设指挥部的 “代培生”,前往南京化工学校学习;1991 年,新疆首套 14 万吨乙烯装置落户独山子,他成为一线操作工人。从那时起,他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宿舍里常常学到忘记吃饭,直到深夜才发觉饥肠辘辘。面对全英文的技术资料,他边学技术边啃英语,一点点 “消化” 专业知识;为了全面掌握乙烯生产技术,他主动跨岗位、跨工段学习,最终拥有裂解班长、分离班长及值班长核心岗位各三年以上工作经历,成为行业内少有的 “全能操作手”。
安徽省巢湖市人民检察院认为,盛某作为农村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因案致残未得到有效赔偿,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符合《人民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第七条第六项应予救助情形规定,且属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农业农村部联合开展司法救助专项活动明确的重点救助对象,决定予以救助。为加大救助力度,安徽省巢湖市人民检察院提请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检察院、安徽省人民检察院进行联合救助,三级检察机关共同向盛某发放司法救助金。
绿色转型实践在乡村同样“开花结果”。不久前,中国和美乡村共富联盟在“两山”理念诞生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成立,谷城县堰河村与余村正式签订“共富联盟”合作协议。面对“坐吃山空”的发展困境,两村不约而同走上绿色发展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据悉,《长三角ESG行动报告(2025)》全面梳理长三角企业在ESG领域的先进实践与创新模式,形成“中国ESG上市公司长三角先锋100”指数。
还未走进果园,就听到响亮的歌声。“家住在山西隰县习礼村,今日里务梨才过上个好光景。最好的品种就是玉露香,父老乡亲快快行动,玉露香是咱农户的大呀嘛大财神,玉露香是咱农户的聚呀嘛聚宝盆……”唱歌的老汉名叫闫云海,年近八旬,已经和梨打了40多年交道。
在“三山两盆”的地理骨架之上,新疆正挺起新的发展脊梁。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天山南北茁壮成长。一幅产业兴、动能新、活力旺的新画卷正在新疆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