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他再回临汾。家乡盖了新房,通了高铁,“进步之大,非当年情况可比”。当年他还特意去了克难坡,发现其已开发成景区,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三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向中西部地区输送更多的优秀师资。“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近450亿元,专项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培养和供给更多的高素质教师。例如,支持实施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每年为中西部地区培养8000多名中小学教师;支持实施“优师计划”,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的师范生;支持实施“特岗计划”,5年间累计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补充约25万名特岗教师。
持续释放丰富人才资源优势。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本出路在于培养和集聚一大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战略科学家、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我国在核心人力资本领域的投入占GDP比重仍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十五五”时期,应将教育、科技、卫生、职业培训等整合为“广义人力资本投资”,强化目标刚性约束,设立“公共人才事务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预期性指标,确保人才相关支出增速高于财政收入增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和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逐步建立多层次的人才资源和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十五五”时期巩固扩大这些体系优势,将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这部伟大的作品在沉睡了80多年之后,终于被吕梁学院完美地呈现在今天的舞台上,这是一种天意,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著名剧作家马连伦说,80多年前,在晋绥这片热土上诞生了《吕梁山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吕梁山英雄传》三部抗战题材的经典作品,这三部作品在中国抗战文艺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01年出生于屏南县的陈祥榕,于2019年应征入伍,戍守边疆。2020年6月15日,为保卫国土,陈祥榕和战友们英勇战斗,光荣牺牲,被中央军委追授一等功。牺牲时,陈祥榕不到19周岁。“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陈祥榕留下这句深情告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新的高度。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共同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在敲定运输投送路线后,我们还要根据装备数量,会同铁路部门选扣平车,提前沟通运行时间。”许海飞介绍,在正式组织装备的铁路装载前,他们会逐一检查平车质量,确保不会被集重的长大装备“压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