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英国政府当地时间13日以“打击普京的战争机器”为由宣布50项新制裁,对象包括5家中国实体。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当天回应说,英国政府罔顾国内国际民意,不断火上浇油,不但没有反思自己的恶劣行径,反而罗织罪名制裁中国及其他国家企业,充分暴露了英方的虚伪嘴脸。中方敦促英方立即纠正错误,撤销对中国企业的制裁。
魏然: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我们最近还在翻看一本关于哥伦比亚的专著《哥伦比亚:被殖民,被全球化》。“Globalizar”是一个西班牙语动词。这里的“Globalizar”意思是“被全球化”,并不是主动地参与全球化,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从全球化中受益。今天看来,甚至在美国国内也有很多这样的质疑。拉美国家更是如此。它们被卷入全球化进程的感受,与我们过去二三十年间受益于全球化的体验有很大不同。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以一种审慎、逐步的方式参与全球化,而拉美则是在一开始就深度、缺乏自我防卫地卷入这一进程——全球化就是从拉丁美洲开始的。对他们来说,这种深度参与有时带来一些他们无法掌控的后果。
魏然:在这里不妨举一个例子:我最近听到一位秘鲁经济学家说,主流报道中现在很多关于美国的数据其实并不准确。这位经济学家目前在巴西工作,他们主要通过巴西的研究机构,以及里约热内卢几个重要的经济研究所,结合他们自己的相关调研数据,这些数据与我们通常看到的世行认证或者IMF等数据是不同的。如果从巴西或拉美的角度去看,美国的通胀率现在非常高,而且这种情况是拉美人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历过的,而美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像这样的情境,其实是一个全新的历史环境,而我们今天却很难获取类似类型的数据。
拉丁美洲是左翼思想试验场。拉美左翼思想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6月28日,澎湃新闻采访了《拉美社会思想手册》的两位主编,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滕威和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副研究员魏然。在魏然看来,拉美“政治钟摆”的右翼摆幅逐渐增大,令左翼不得不反思未来的集结与存在形式。滕威认为新一轮帝国主义化带来了更严峻的危机。两位都认为当下更需要身体力行的工作,重估20世纪左翼思想的价值。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
“因为喜欢咖啡,大学时我就多次到德宏品尝咖啡,帮当地咖啡店做平面设计。我渐渐了解德宏咖啡种植历史,爱上这里的生活。”毕业后,谌佳俊重返德宏,与当地青年创业者尹巍共同创立咖啡品牌“NL24”,寓意“北纬24度”,既是瑞丽所处的纬度,也正位于世界咖啡黄金种植带上。
拉美有一种现象:政坛领袖常常是诗人、小说家或艺术家,他们常常担任国家的文化或教育部长等职务甚至竞选总统。这并非简单“弃文从政”,而是思想与实践结合的一种选择。例如,巴尔加斯·略萨年轻时享有盛名,是拉美文学新希望,但后来参选秘鲁总统。选举失败后,他前往西班牙,又到美国大学任教,但始终关注秘鲁政治,提出尖锐批评。我当然不完全认同他那些批评,但这本身就是拉美知识分子的常态。
铜是全球第三大消费金属,仅次于铁和铝。美国的铜消费量几乎一半来自进口,大多数进口来自智利。彭博社此前分析称,由于铜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汽车工业、建筑施工及数据中心等诸多领域,若关税政策生效,美国经济多个领域将面临成本激增的压力。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前首席经济学家道格拉斯·霍尔茨-埃金此前表示,对铜增加50%的关税能否降低国家安全的风险存疑,却会让成本升高,物价上涨,影响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