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必胜,这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中国人民为和平而战,为发展而争。经历过战争创伤的中国人民,最懂得和平的珍贵,最明白发展的可贵。抗战胜利八十年来,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加入联合国到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拥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是中国和沙特建交35周年,两国共同举办首次“中沙文化年”,目前已在文化、艺术、教育、影视等多个领域举办了数十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沙中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各领域合作不断推进。”叶海亚说,自中文纳入沙特国民教育体系以来,已有超过百所沙特中小学和高校开设中文课程,人文交流成为两国关系发展新亮点。“人文交流是加深相互了解、增进沙中友谊的重要纽带,期待双方开展更多丰富精彩的活动,续写千年丝路友谊故事。”
尼泊尔驻华大使奥利赞赏峰会的顺利举行。他认为,中国作为主席国的工作非常出色,各方在峰会上就如何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等展开讨论。上合组织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英国政府当地时间13日以“打击普京的战争机器”为由宣布50项新制裁,对象包括5家中国实体。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当天回应说,英国政府罔顾国内国际民意,不断火上浇油,不但没有反思自己的恶劣行径,反而罗织罪名制裁中国及其他国家企业,充分暴露了英方的虚伪嘴脸。中方敦促英方立即纠正错误,撤销对中国企业的制裁。
“和平安宁是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不断发展壮大的‘上合组织大家庭’增强世界和平发展的进步力量,为各方携手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叶海亚认为,中国担任上海合作组织2024—2025年轮值主席国期间,陆续举办各项活动,务实高效推进主席国工作,特别是围绕“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主题举办的系列活动,契合各国发展需要,为携手发展注入活力。
“盖国家之大患一日不能除,则国民之大责一日不能卸;前方之炮火一日不能止,则后方刍粟一日不能停。”1938年10月10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下称“南侨总会”)成立大会上,担任主席的陈嘉庚在宣言中向海外华侨发出这样的号召。
峰会期间,中方提出坚持求同存异,坚持互利共赢,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公平正义,坚持务实高效五个“坚持”的重要主张。峰会发出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正义声音、表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公正立场。天津峰会为“上海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澳中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冯敦平表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主办方很荣幸合作呈现来自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家的精彩演出。希望通过音乐会的形式,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澳中文化架起理解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