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勒屯古街的创业热潮中,来自喀什的青年阿布都拉・如孜也抓住了机遇。今年5月,他的鲜榨果汁摊一开张便广受欢迎,凭借干净卫生的操作和实惠的价格,摊位前常常排起长队。生意最好时一晚上能卖出200多杯,石榴汁、哈密瓜汁的清香弥漫整条古街。
在这个过程中,游击队建立了在香港本地作战的基础。很多香港民众都参加了大营救,因此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就觉得,有必要在香港成立一个大队,就叫港九大队,大队成员大概80%都是本地人。
8月25日,钉钉召开发布会,发布8.0版本,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规模最大的协同办公APP正式走向AI原生。钉钉CEO无招表示:“钉钉8.0也是AI钉钉的1.0,我们决心清空过去,以归零的心态,为AI时代打造一个全新的钉钉。”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从规模实力上看,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同比增长2.3%。私营企业数量突破5800万户,同比增长5.2%。从创新能力上看,2012年以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由62.4%提高至92%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特别是一批民营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先机。例如: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宇树H1人形机器人赢得冠军;以宇树科技、深度求索(DeepSeek)、强脑科技等为代表的系列高科技企业异军突起,改变了全球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发展格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潜力不断释放,2024年民营企业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一批科技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全球瞩目的突破性成果。从社会贡献上看,我国民营经济已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是能源改革持续深化、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的五年。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重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按下“加速键”,煤电、新能源全面入市,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能源法颁布实施,能源宏观调控和行业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活力加快释放,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已达97万家,是2020年的5倍。出台促进能源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绝大多数的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和60%以上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有的核电项目民营企业参股比例达到了20%,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变革的重要力量。
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举足轻重,亦是广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与时代命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6年来,广东全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三地往来愈发便捷,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
日益便捷的交通吸引着港澳青年“粤”创未来。“十四五”期间,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港澳人员在粤就业许可全面取消,已有超20万港澳居民在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