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保护科研人员创新,鼓励民企“出海”。通过当庭促成“某医疗科技公司与某生物科技公司及胡某发明专利权权属纠纷案”及关联诉讼纠纷的一揽子化解,为归国科研人员安心创业、发展创新型民企营造良好环境。“西班牙某公司与浙江某公司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案”准确适用国际规则,为民企“出海”提供司法保障。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从拼体力到拼智力、从满足需求到引领需求……轴承、阀门两个行业的发展启示我们,做好创新、升级、市场三篇文章,加快补短板、锻长板,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中国制造将接续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一是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某工程公司、黄某非法占用农用地再审维持无罪案”“韩某某集资诈骗涉案财产处置再审部分改判解封案”,强调严格区分罪与非罪,严格区分违法所得、其他涉案财物与合法财产。“某终端公司与江某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认定,网络测评人发布虚假测评信息侵犯企业名誉权的,应承担侵权责任。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经营活动增速虽较上月有所放缓,但仍在扩张区间。
报告强调,特区政府会以底线思维管理好各类风险,全力提速推动经济稳中求进,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保持高度国际化,强化区域和环球协作,发挥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的角色,和商界一起积极参与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
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和产业安全等非市场因素也推动政策趋于防御。在绿色转型下,一些国家倾向于通过政策手段保护本土产业,将经济问题政治化,使本应通过技术和市场解决的问题,变得更复杂,也使中企在进入欧洲市场时的不确定性上升。
从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到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中国积极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框架和规则,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本次大会也为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更具体的指引,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规则地图2025”,通过动态可视化方式呈现152个国家的人工智能立法现状与监管框架,为各国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安全全景报告(2025)》,为风险防范提供指南。未来,中国将以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为平台,持续推进落实“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联大决议和《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加强能力建设、培育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确保发展中国家在智能化浪潮中平等受益,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