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琳瑛:两三岁以内的孩子,家里的水桶、鱼缸、浴池以及洗衣机都是他们爱玩的地方,身体趴着玩的时候就容易掉进去,大概10厘米深的水都可能让孩子窒息,所以不要让孩子单独留在浴室或卫生间里。还有家长带孩子在游泳池玩,觉得有游泳圈或在儿童区都是安全的,自己去聊天看手机,这也是有风险的。
老与新、破与立,一番话道出一以贯之的要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老企业同样可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这趟行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探访江门开平的祖籍村落,让我得以了解先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迪恩·阿迪昂表示,此行所到之处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他感慨不已:“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看到这么多人齐心协力建设国家的景象,真的令人震撼。”
在现代/殖民权力矩阵中,基哈诺举了种族的例子。《手册》后面的几位思想家用美学作为例子。为什么只有欧洲人的一些艺术作品才被认为是美的?那其他地方的就不配称之为美学吗?就只是民俗艺术,或者根本就是民俗用具?暗含的逻辑就是只有欧洲人生产非功利性、超越任何价值判断的美的东西,而其他地方的人们只是日常生活。如果你们想了解美,就得学习欧洲的这种模式。但你们现在还没有,也许将来会有。就是这样一套运转的体系模式。
拉美有一种现象:政坛领袖常常是诗人、小说家或艺术家,他们常常担任国家的文化或教育部长等职务甚至竞选总统。这并非简单“弃文从政”,而是思想与实践结合的一种选择。例如,巴尔加斯·略萨年轻时享有盛名,是拉美文学新希望,但后来参选秘鲁总统。选举失败后,他前往西班牙,又到美国大学任教,但始终关注秘鲁政治,提出尖锐批评。我当然不完全认同他那些批评,但这本身就是拉美知识分子的常态。
《手册》选文的作者之一、玻利维亚前副总统阿尔瓦罗·加西亚·利内拉最近在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CLACSO)的第十届年会上作大会发言,他提示,当代拉美右翼政府时常动用破坏民主机制的手段,这是因为一直以来的自由民主机制在声称代表人民意志的同时,实际上维护了精英的权力结构;所谓民主制度往往掩盖了深层次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导致边缘群体处于被剥夺的状态。自由民主未能满足底层民众需求,导致了更多的民粹主义和威权主义倾向。加西亚·利内拉认为,这种趋势既是对拉美民主失败的反应,也是民主失败的产物。面对这种民主失效的现状,未来三十年大概都不会见分晓,仍然会是左右翼之间的争夺和拉锯。直到真正的力量集结、再次掌握政权,形成完全不同的格局。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在寻求全球化进程中更为合理的产业结构。采掘矿产的经验最初来自美国、加拿大的矿产企业,以及欧洲(如西班牙)的石油公司等矿产企业。如今,拉美国家正不断地审慎思考如何与中国的钢铁和石油企业、新能源企业,包括比亚迪等企业之间实现相互理解和合作。当然,其中会有一些中国公司遭遇摩擦或冲突。这既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使我们处于非常复杂的国际情境之中。随着过去拉丁美洲关于能源和发展主义思想的传承与演变,与中国企业接触本身已经成为拉美发展历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非常值得我们的思想界去深入把握。否则,这些问题会在未来中企在海外的各种遭遇中不断浮现出来。
8月28日上午,中国煤矿文工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文工团领导任命决定。经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决定,任命靳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