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除了在(传梭博物馆)这个空间里去呈现跟纺织相关的老物件之外,更希望它能作为一个平台让更多人走进乡村,看到中国乡村背后依然在做手工的手艺人,汇聚更多社会力量去推动乡村的手工产业发展。”傅梦帆认为,人们愿意走进传梭博物馆,原因在于其够“小众”,主题本身具有稀缺性;还因其与城市有一个合适距离,到市中心车程约一小时,“交通方便,但又远离城市,保持了乡村的状态”。
如果你在村落里发现以布鞋、年糕为主角的博物馆,先别觉得意外——在浙江,这样的乡村博物馆已经超过1000家。有的记录一座县城“拯救老屋”的经验;有的只为留下煤炭工业、乡村广播、电影放映的乡村生活往事;有的建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竞赛场地区域,见证龙舟从传统到现代赛事的蜕变;还有一座乡村博物馆展示了2.3万多把造型各异的梭子,修长的、浑圆的、像牛角的,比格林童话《纺锤、梭子和针》更像个梦幻世界。
拥有2.3万多把梭子的博物馆叫“传梭博物馆”,正面外墙上就印着“手工艺是一门世界语言”,馆内藏品来自中国56个民族和20多个国家;龙舟文化博物馆与杭州第19届亚运会龙舟赛事场馆一体化建设,自开馆以来,成为众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传统龙舟文化和温州在地文化的重要窗口。王拥军留意到,日益增多的外国客商、留学生都喜欢来龙舟文化博物馆参观、研学。
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也是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纪念日。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参加庄严神圣的阅兵观礼,现场聆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亲眼见证、亲身感受我军新域新质战力和强大的体系作战能力,心情十分激动,对赓续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深刻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强国强军取得的伟大成就,再次重温了九三学社成立的初心使命。在铿锵步履、铁甲轰鸣中,我们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加体会和平弥足珍贵、民族复兴重任在肩。
机械化推动了棉田的规模化生产。“在这种环境下,你不能只顾自己一块地,大家要互相配合,才能把棉花种好。”李文磊介绍,现在,这片棉田由汉族、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各民族群众共同经营。
在第二次战役前,隋金山预感到战斗的惨烈,他给妻子写下了这封绝笔信:“等到战斗胜利了,我一定会回家,咱们就能团聚了!”字里行间满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团圆时刻的期盼。
驱车行驶在盐城东台的川水湾,不时有大批鸟儿从空中飞过,发出清脆的鸣叫声。这里曾经是养殖区与干涸岸线,经过一年多精心修复,已重现滨海湿地的原始风貌,成为迁徙候鸟的“高档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