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柯克创立为共和党竞选的政治机构“转折点行动(Turning Point Action)”。该组织筹集了数千万美元,在全国各地设立分会并举办现场活动。其任务是让不经常投票的选民投出选票。
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指数收跌220.42点,跌幅0.48%,报45490.92点;纳斯达克指数收涨6.572点,涨幅0.03%,报21886.06点;标普500指数收涨19.43点,涨幅0.30%,报6532.04点。
9月11日电 据最高检网站消息,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8件伤害类案件技术性证据实质审查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中,办案检察官与检察技术人员协同履职,通过对技术性证据的实质审查,在推动准确认定案件事实、精准追诉犯罪、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指导示范意义。
二是彰显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的鲜明立场。人民法院在审理危害校园食品安全,特别是涉及中小学生等未成年人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案件时,始终坚决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此次发布的案例中,颜某诉某超市产品责任纠纷案,涉案超市销售过期食品货值金额4元,法院依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判处其1000元惩罚性赔偿金;某农业公司诉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法院判决支持行政机关在校园食品供应领域贯彻落实最严格的监管要求,防止企业规避对校园食品安全的保障义务;侯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因滥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造成学生集体严重食物中毒,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七年;罗某销售伪劣产品案,法院在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七个月刑罚的同时,追缴其全部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十万元罚金,有力震慑违法犯罪。
8件典型案例包括常见伤害类案件类型,涉及审查内容多元。比如,案例一王某某故意伤害案,依据被害人损伤形态特征注重区分新伤与陈旧伤,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案例二周某某故意伤害案,对存在问题的鉴定意见启动重新鉴定,确保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准确性。案例三孔某某故意杀人案,通过对视听资料、鉴定意见等技术性证据的实质审查,还原零口供案件事实,认定主观故意。案例四刘某甲故意伤害案,体现了在诱骗、胁迫他人长期服用药物致伤案件中,对技术性证据实质审查的重要性。案例五伍某某故意伤害案,对于多人致伤案件,通过技术性证据实质审查,有效开展成伤机制鉴定,厘清因果关系。
9月2日,美军袭击了一艘“从委内瑞拉出发的运毒船”,打死11人。对于美方“极限施压”,委内瑞拉则回应以全国总动员,并派战机飞越美舰上空,以示绝不屈服。
(二)案件量刑明显不当的应及时开展审判监督,可通过补充相关证据提升抗诉精准力度。实践中,利用药物致被害人身体损伤的故意伤害案件,准确量刑是办案重难点之一。对于案件量刑明显不当,罪责刑不相适应的,及时补充收集相关就医、就诊记录及伤害后果等证据,强化技术性证据实质审查,通过审判监督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充分发挥刑罚的惩戒与预防功能,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关于十倍价款赔偿问题。本案中,原告购买被告出售的安宫牛黄丸没有注明药品生产厂家、药品执行标准、药品批准文号等,原告在购买前应知晓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系明知案涉药品是假药或劣药而进行购买。另外,从双方聊天记录看,原告应当知悉被告出售的诉争所涉的安宫牛黄丸与正规药店出售的安宫牛黄丸存在差异,故其购买诉争所涉的安宫牛黄丸,并非是被告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原告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被告行为不符合欺诈的构成要件,不构成欺诈,故原告要求被告赔偿52000元的诉讼请求没有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