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第一,一度被边缘化。过去大家一样穷,现在“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是90年代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嘲笑北京中国社科院的段子,比今天的脱口秀还精彩。当时知识分子穷,社科院学者被嘲笑是: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问是社科院的。
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关税壁垒从来不是解决经济结构性问题的有效工具。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台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不仅未能挽救国内产业,反而导致全球贸易急剧萎缩,加剧了经济大萧条的灾难性后果。突破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推动国内结构性改革,而非筑墙设垒。发达国家需率先反思其贸易政策逻辑,摒弃零和思维,以开放合作的态度重塑全球经贸秩序,才能真正摆脱当前的增长困境。
2019年,“两高”《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就细化明确了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形。今年7月底,“两高一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对准确认定帮信罪的“明知”情形作了进一步的规定,包括因涉诈等异常情形被金融机构、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采取限制、暂停服务等措施后,仍然实施有关行为的;事先准备应对调查的话术口径的;等等。
程衍樑:严锋老师已经谈得很深了,提出了很多富有洞见的观察。以我看来,二位老师都亲身经历了从移动互联网兴起前,到今天身处网红浪潮中的传统知识分子的转型过程,并且都属于转型成功的代表。80年代以来的很多名字,在大浪淘沙中有的已经消失,当然原因各不相同。许老师在2003年试图写这个题目的时候,您当时需要回应社会上的哪一种风潮?因为您在书里提到90年代曾是知识分子讨论非常丰富的时期。这本书当年出版的时候,是为了回应当时的那一波风潮吗?
9月1日08时至2日08时,青海东部和南部、甘肃中南部、黑龙江北部、江苏中南部、安徽中南部、上海、浙江北部、江西北部、湖北东部和南部、湖南北部、西藏西部和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青海东北部、安徽中部、江苏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50~80毫米)。新疆北部和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山东半岛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新疆山口地区有7~9级风、阵风10~12级。
我觉得知识分子确实要改变自己说话的方式,不能用过去的经验和语言。今天是多模态的时代,刚刚许老师说到播客、视频,包括文字也变成了微博,视频还有短视频,很多人对这个会有批判。我一开始也是批判,许老师纠正我,它在传播上肯定是有其优势,现代人接收信息的渠道早已不同。过去学习就是把一本书背下来,不整体也得整体。今天谁还会用背六经的方式?如今学生更关注“知识点”。他们不再追求系统掌握,而是先谈“点”,再谈“面”。许老师这本书里面绝对是一个网,它有线,有很多故事,还有很多的点,这个点和线、面、网怎么结合?新媒体当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东西,比如经济学家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