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成都迎来连日高温天气,而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药学楼的地下一层,科研人员却身穿棉衣穿梭于金属货架间。零下18摄氏度到4摄氏度的温度中,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6万多份中药种子在此“沉睡”,这里就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中药种质资源单体库。
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压实各方责任,强化工作联动,加强社会宣传引导,确保《技术规范》实施后市场供应平稳,切实提升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水平。每年12月31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牵头汇总各部门、各地方执行本意见的情况并形成报告,提出下一年度工作要点。
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2月底设立至今四个多月的时间,在国家和省网信部门指导支持下,我们圆满完成了‘网络安全法’和‘反网络暴力高位阶立法’两项国家立法征询工作,共征集到来自59家单位个人的各类意见140余条,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全部呈报,在网络立法联系点工作会议上受到了肯定。”
“四川是产药大省,我们更应该依托资源,为中药产业发展添砖加瓦。”裴瑾表示,高校和研究机构既要立足前沿科研,又要服务产业需求。近年来,她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中药红花的系统研究,收集全球300多份种质资源,经过基因组测序和成分分析,选育出了适合成都平原进行大规模栽培种植的新品种——“川红2号”。2024年年底,该品种获得四川省审定授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聂伟:想给大家一个建议,报专科的时候,可以去看一下学校本科专业里面有没有类似专业,如果本科专业里面有类似或者相关的专业,这种专业它一般会实力比较强,办学水平普遍比较高。
“这是长期库,按照要求,这个房间里的中药种子,50年后取出来依然要保持生命活力。”站在一扇厚重的铁门前,成都市温江区知联会会长、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药种质资源库技术负责人裴瑾一边介绍,一边检查房间的温度湿度指数有无异常。十多年来,她和团队用心血与汗水搭建起了这座中药的“诺亚方舟”。
中国取冰、储冰、用冰的历史十分悠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娟介绍,“凌人”是周代的一个官职,负责冬季凿冰储存、夏季分配冰块等工作。《周礼·天官·凌人》记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