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发射的天舟九号飞船上行物资重量约为6.5吨,包括航天员系统乘员物资、空间站系统平台物资以及空间应用系统、航天医学实验领域、航天技术试验领域实验样品和设备设施等。天舟“快递”中还包含2套新一代飞天舱外服、1套助力航天员对抗微重力环境的核心肌肉锻炼装置。除此之外,天舟九号飞船搭载了单件近200公斤的大型生物培养装置,创货运飞船单件货物尺寸和重量纪录。本次任务进一步丰富了航天食品品种,新增菜肴类航天食品近30种,使得航天食品的总数达到了190余种。
第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各地继续加大创新投入,我国现在研发(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已经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一批创新成果在涌现,据相关部门统计,1-5月份,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另外,一批创新成果也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今年以来,从Deepseek大模型到机器人马拉松赛,从航空航天到无人驾驶,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三是随着我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出口向优向新的趋势进一步凸显。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高技术产品出口中,自主品牌比重达32.4%,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锂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速超过两成;去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出口继续增长61.5%……一组组数据将中国品牌创新的底色擦得更亮。
作为第三艘实施3小时交会对接的货运飞船,天舟九号飞船的交会对接仍面临新难点。飞船需在新的轨道高度,同时也是首次在特定太阳高度角条件下实施交会对接。对此,研制团队开展了大量数据分析和仿真验证,确保飞船在轨阶段各系统稳定运行。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在转型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任务仍然艰巨。拿能源保障来说,实现能源过渡和替代仍需较长时间,在此期间,如果传统能源保障不充分,新能源接续能力不足,就可能产生局部时段、部分区域能源保供风险。可见,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至关重要。
推动校企协同开展接续培养。在校企共同努力下,首届专项试点工程硕士整体实现高质量就业,首届专项试点2100多名工程硕士毕业去向落实率92%,其中留在本企就业的29%,留在本领域其他企业的42%,合计留企率71%,大部分为国防军工或高端制造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就业去向精准服务国家战略。同时,在地方支持下,各单位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与职业资格衔接有效机制,有关高校推动工程硕博士学位与职业资格、职称评定挂钩,取得良好成效。
回顾八年,浙江以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为引领,不断深化经贸、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吸引台青从“走过来”到“扎下根”。截至2024年底,来浙江就业创业的台青已超1.3万人次,创业项目超1800个;而今年,来浙参访交流的台湾同胞已超过1.2万人次。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铁路累计主持参与UIC(国际铁路联盟)、ISO和IEC国际标准制定修订项目300余项,其中UIC高速铁路领域全部13项系统级国际标准均由中国主持制定。这标志着中国高铁在全球的影响力正从“技术领跑”向“标准引领”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