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也认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集中体现了深远的底线思维、辩证思维与整体思维。要固本培元、守正创新、聚魂凝力,将伟大的中华民族视作生生不息、繁荣进步的文化生命体,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奠定最坚实的思想根基。
长江文化艺术季的推出,正是将这些理念转化为文化表达和公众体验的积极尝试。当千百年来流淌在诗词歌赋中的长江以更鲜活、更有温度的方式“流入”百姓生活,当厚重的历史文脉以新的话语表达叩响人们的心扉,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文化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生态的重构,是一个文明古国对于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文化自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实现区域重大战略有机衔接和协同联动”等一系列标识性概念和重大命题,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提炼,作为对长江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性表达,能够被国际学术界听见、听懂和认可,成为基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表达方式。
在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方面,陈敏说,水利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农业、工业、城镇三大领域节水制度体系,节水制度政策体系,推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利用转变,基本完成了全国重要跨省江河流域的水量分配,确定了31个省份地下水管控指标基本建立,国家用水定额体系,严格水资源的认证和起始性和管理,全面推进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管理,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合同节水管理项目1900余个,发布194项先进成熟适用的节水技术。
第二个转变,就是创新管护机制,推动从传统管理向数智化管理转变。以“水质水量达标、管理服务到户”为目标,通过政府监管、企业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良性运行的管护机制逐步确立。全国超半数的县域实现了农村供水的统一管理、统一监测、统一运维、统一服务,完成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40.7万处,用户的报装、报修、缴费等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农村供水从“有人管”迈向了“专业管”“长效管”。比如说,浙江省的遂昌县建立了“县级统管、城乡同质”的农村供水工程管护机制,做到不落一户一人,1小时快速响应、24小时常态服务。
2025年9月29日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律动不息”。心脏被誉为身体的“发动机”,一旦停摆后果不堪设想。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元亨书院院长林安梧指出,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从未中断,其中民间自发力量尤为关键。从传统戏剧节目持续播映,到民间自发组织编写历史读本,这些具体实践无不证明台湾民间社会在抵御“去中国化”逆流、守护并传承中华文化中的作用。
如今在上海,企业高管在本职岗位上推动科技创新,专业机构人士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公益咨询,新媒体人士用多元视角讲述上海故事,公益组织人员参与社区治理……这些场景共同折射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群体效应,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专业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检查人员现场指出问题,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完善数据校验机制,助力医务人员准确填写诊疗信息,向医保部门上传准确数据,避免浪费监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