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同周边25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是1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同东盟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实施。经济合作产业园、跨境电商枢纽、智慧农业网络落户周边,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同中国合作既受尊重、又得实惠,已成为周边国家的共识。
会上,有记者问,今年4月,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您能否介绍一下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进展情况?
这一理念,与浙江自然博物院正在推进的“大馆带小馆”模式高度契合。今年8月初,该院与安吉县多家乡村博物馆签署大文创战略合作协议,以省级“大馆”带动县乡“小馆”,构建资源共享、品牌共建、市场共拓的协作机制。
子路只比孔子小九岁,他成为孔门弟子的经历很传奇。《史记·孔子世家》对子路的性格、形象有一番很精彩的描画,说子路性格粗鄙,崇尚勇力,做事说话直来直去。他平时的打扮,戴着鸡毛冠,腰佩野猪牙觿,一副武人的样子。他初次和孔子见面的时候,便想要用武力霸凌夫子。看到这个故事的开头,人们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一个四肢发达、健壮有力的小伙子,瞧不起文绉绉的读书人,总想在文化人面前秀秀肌肉。实际上,孔子此时三十岁左右,身高可能在一米九以上,精通射术和驾车,力气大过一般人,也是一个健硕青年,并非人们刻板印象里的文弱书生。所以更可能的情况是,正处于青春期、自信满满的子路,只是想和同样孔武有力的孔子切磋一番,看看谁的武艺更加高强。
从这段话,能看出子路一贯保持着尚武的倾向,且对自己这方面的能力非常自信。这个特点,也是子路和孔门其他弟子最大的不同。孔门包括孔子本人,不太提倡把武力放在太突出的位置。并非孔子迂腐,完全不重视军事,而是他觉得,武力虽然可以维持秩序,但维持秩序不能仅靠武力。一个正常的社会,必须先在每个人的内心铺设基本伦理,让人与人的互动和谐、顺畅。凡事诉诸武力,即使粗暴有效,但也不适宜人居。武力只应在必要的时候发挥作用。以前,电视机画面出问题,人们经常用力拍一拍,画面往往就能短暂恢复正常。但大家知道,想要彻底解决问题,并不能仅靠拍一拍。伦理教化与崇尚勇武,有一个孰前孰后的顺序问题。
第三个阶段是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这一目标对“人工智能+”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因此,要聚焦构建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的新形态,推动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
二是凝聚部门协同合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与行业主管部门一道,加快推动各行业专项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出台,形成落实《意见》的政策合力。同时,在政策制定、资金支持、环境优化、风险监管等方面强化协同,形成产业发展更快的加速度和更强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