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成功引入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湖南办事处、中欧跨国采购平台等重量级项目后,在今年4月举行的一场招商推介会上,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湖南)磁吸效应再次显现,吸引近10家德国企业前来洽谈合作,并成功签约两家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项目和两个湘德合作项目。
香港《大公报》社评认为,“一国两制”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根本,也是香港营商环境得以持续优化的基石。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制度健全,市场高度开放,资金、信息、货物、人才自由流动。同时,香港背靠祖国,能充分利用国家发展的巨大机遇。百年变局之下,国际形势变乱交织,香港机遇大于挑战。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加速重组,国际资金寻找安全港,而香港提供了最佳选择。香港营商环境报告的发布正当其时,必将进一步提振海内外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
2024年11月,中国男足在厦门迎战日本队。这场赛事对当地球迷而言是一场难得的足球盛宴。尽管国足最终以1:3落败,但球员们拼尽全力的表现,赢得了球迷的认可,网友纷纷表示“虽败犹荣”。
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宏观经济政策等共同关心的经贸议题开展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回顾并肯定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共识和伦敦框架落实情况。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此次会谈起到了巩固共识、加深互信的积极作用,为双方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经贸分歧进一步增添了信心。
香港《信报》社评指出,时隔四年再度发布的香港营商环境报告不妨形容为“浴火重生报告”。拥有“一国两制”独特优势的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有潜质成为各国投资者的“避风港”。香港凭着国际金融中心的“金字招牌”,必能再闯一番新天新地。
总体来看,中欧在面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时,应更多依靠彼此、加强对话,用合作来抵御外部压力,为自身发展和全球稳定注入更多确定性和建设性力量。
与此同时,澎湃的科创活力、优越的营商环境等构建的多位一体的开放生态,也吸引着全球优质资源加速集聚。“作为湖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湘江新区是德国企业融入中国市场的理想支点。”德国卓伯根集团总裁克里斯蒂安·卓伯根表示,选择落户湘江新区,正是看中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创新活力。
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移民管理工作为“开放中国”“活力中国”注入新动能。在促进国际交流交往方面,积极推进优化各类免签政策。相关负责人表示,对75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过境免签国家扩展到55个,入境口岸增加至24个省(区、市)60个口岸,停留时长统一延展至240小时,极大便利了外国人来华旅游、商贸、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