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丽水市庆元县月山村的村晚都会吸引不少游客。舞台亮起,鼓声奏响,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总能让游客眼前一亮。“最大的感受就是老中青三代共同来享受这台晚会,乡土文化和流行文化碰撞与融合。”一位外地的游客看完演出说。
这间不起眼的小超市,早已超越了买卖场所的范畴,悄然成为撬动小镇善治的支点——打扫一次沟渠积5分,调解邻里纠纷积10分,评上“卫生家庭户”积100分……规则写在墙上,更融入了日常。令人惊讶的是,连邻里间的摩擦声,都在这无声的兑换中悄然消减了几分。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今年,“非洲输华食品准入预评估制度”获海关总署备案,在湖南自贸试验区施行。这项举措,针对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有进口意向、但未获中国准入的非洲国家食品提前进行风险评估。这有望进一步缩减非洲农食产品进入中国时间,畅通其“绿色通道”。作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湖南还在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坦桑尼亚等12个非洲国家的节点城市和港口布局相关基础设施,以源头直采的方式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度。
联合赤道环境评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绿色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刘景允也注意到,如今绿色金融的“面”不断扩大,比如今年7月新印发的《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在内容上包含271个三级分类,“不仅是绿色项目的类别在增加,范围在扩大,绿色金融的内涵也在延伸。”这名从事十年绿色金融产品信用评估的高级工程师在上述大会上表示,过去,更多的纯绿项目能够获得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资金支持,如今,纯绿项目和需要改造的传统项目均可以通过绿色金融获得支持。
马英介绍,保南村妇联今年持续加强对适婚青年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同时积极引导“职业媒婆”转变观念、共同参与移风易俗工作。保南村创新接地气的工作方式,用村民易接受、听得进、记得住的形式,让移风易俗理念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不断巩固移风易俗成果。
在王进杰看来,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在非洲设立加工基地、采购中心,推进投资与贸易布局联动。同时,积极参与非洲国家建设出口型基础设施与物流体系,强化港口、园区与数字贸易枢纽的建设。这既能增强中国资本的全球配置能力,也有助于非洲国家吸引更多附加值产业进入本地,形成稳定就业与税收来源,从商品出口升级为产业协作。面向非洲国家,中国企业还可通过技能培训合作、高校联合学位项目、研究人员交流机制等方式,培养一批“懂中非、懂技术、懂贸易”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在全球贸易升级新格局中实现南南人才合作的制度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