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为母亲河筑牢法治屏障;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腾退岸线焕发新生机;史无前例的“十年禁渔”全面启动,长江干流连续五年保持Ⅱ类水质,江豚逐浪、鱼跃鸟飞的生态图景频频出现,曾经“靠水吃水”的渔民成为守护长江的“生态卫士”。
陈玉芳征集了数十万常德学生的签字请愿书,装了近十箱。她在箱子表面贴上手写签名——“沿途海关、邮政的同志们,这是常德数十万学子声援细菌战受害者对日诉讼的签名,务必在8月前送达日本法庭。请支持我们!”
教育与青年交流亦不断深化。武汉大学与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共建鲁尔都市孔子学院;武汉外国语学校与马克斯-普朗克中学为友好学校,师生每年互访。后者是德国北威州唯一一所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公立学校。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说,“‘科学探索奖’正是为你们注入了一份‘自由探索’的底气。希望你们珍惜这份支持,用好这份资源,心无旁骛地追求那些最本质、最纯粹的科学问题。”
刘女士说:“手机流量比较灵活便捷,像手机里的那张卡,以移动通信为主。随身Wi-Fi更适合多设备共享,本质是迷你路由器,流量比较大,适合大家共享,或者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使用。”
张嘉漪回忆起自己13年前回中国,在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尝试把光电材料制成纳米线人工光感受器,来替代失明者凋亡的光感受器。
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共有45篇作品分获8类文学奖项,包括短篇小说奖(10篇)、中篇小说奖(10篇)、长篇小说奖(2篇)、微型小说奖(5篇)、散文奖(10篇)、科幻文学奖(3篇)、网络文学奖(3篇)、影视剧改编价值奖(2篇)。拥有四十余年历史的百花文学奖,又一次为文学的灿烂星空增添了耀眼光芒。来自《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北京文学》《长江文艺》《芙蓉》《清明》《草原》《特区文学》《野草》《海燕》等文学期刊的27位编辑获得编辑奖,30位读者获得读者奖。
蔡崇达表示,在时代裹挟中,人们不得不告别自己的来处,抵达未知的生活。“故乡并非仅是土地,更是每一个经过我们生命的人——他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精神源头,被沉淀为风土、习俗与理念,我们互为彼此的故乡。我通过写作,试图为这些漂泊的灵魂重建精神的故乡。希望我和这个时代这么多创作者的努力,能陪伴人重新看见、发现我们正在一同构成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