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敦煌文博会上,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香港中乐团等机构举办专场音乐会;美国、泰国、匈牙利等国文艺团体参加“相约敦煌”国际文艺演出……
不仅是晚上要睡得好,中午睡个舒服的午觉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午睡一直是大家高度关注的话题,但也有不少人疑惑,到底怎样午睡才算健康?半小时不够睡怎么办?如果生来就不爱午睡,又该怎么办呢?
过关斩将、攻坚克难,拼的就是谁能咬住牙、顶住劲。今天,靠着“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新时代的中国人民凝聚起排山倒海的力量,如洪流,千里奔涌、夺隘而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前进的步伐。
新疆,这片占陆地国土面积约六分之一的地区,历来长路难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疆的公路总里程仅有3000多公里,且路况极差。曾在新疆交通运输厅工作近40年的退休干部黄维回忆:“人们要出远门得先坐驴车走土路,再坐汽车在戈壁上颠簸……”
村民们质朴善良,答应了他们的租房要求。可许多外地来的租房者却在免租期的最后期限前消失得无影无踪。等到该收房租时,村民们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10万人民历时10年,凿壁穿石、开渠千里,在悬崖峭壁间“抠”出一条1500公里长的“人工天河”。仅挖出的土石方,就能垒成一条高3米、宽2米的“长城”。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旗渠纪念馆,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高原之上,始终闪耀着宝藏青年的光。在珠峰禁区,土登曲塔和同事们甘当“气象哨兵”,用精准数据为登山者、科考队编织安全网;拉林铁路线上,年轻的工程师用精密仪器,为螺丝、电路“把脉问诊”;在自己的家乡,90后藏族姑娘措姆返乡创业,带动乡亲们致富,“让老土地长出新希望”……用专业、坚守与热爱,让雪域高原披上新装,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夯实发展基础,年轻人不愧为促进高原发展进步的新生力量。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