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深圳市检察院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市残联与市老协代表、市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进行听证。听证员一致认为,就医挂号难问题已影响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平等就医的合法权益,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深圳市检察院根据调查与听证情况,于同年7月2日向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督促相关医疗机构完善电话预约等多渠道挂号方式,对线上预约挂号平台与自助挂号服务终端进行无障碍改造,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线上线下并行的挂号服务便利。
2024年3月4日,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省残联)向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陕西省检察院)移送本案线索。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利用财政资金建立的App无障碍改造涉及职能部门较多,陕西省检察院于4月2日以事立案。为查明案件事实,陕西省检察院委托省残联邀请第三方机构对相关App进行测评,并邀请视力残疾人代表进行使用体验,确认陕西社会保险、陕西医保App不符合国家信息无障碍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相关规定和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GB/T37668-2019),经调取相关职能部门“三定”方案查明,陕西省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省社保局)、陕西省医疗保障局(以下简称省医保局)分别为陕西社会保险、陕西医保App的管理单位,陕西省通信管理局(以下简称省通管局)为App无障碍工作的主管部门。
行政复议机构审查认为,该案的争议焦点是申请人与第三人是否构成相互串通投标的违法行为。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情形包括“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但该条款中“办理投标事宜”特指在具体投标项目中实施的专属行为,涵盖领取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材料、踏勘现场、出席开标会等直接参与投标流程的事项。因此,认定串通投标行为需结合投标人是否存在上述某一行为、投标文件内容是否雷同、投标人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相关情况综合判断。该案中,两公司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的注册行为发生远早于案涉项目启动,该注册属于获取不特定项目投标资格的通用准入程序,既非针对案涉项目的专属行为,也不构成直接办理投标事宜的实质环节,实践中注册信息相同可能系多种原因造成,如公司员工离职后入职其他公司、代理注册等。综上,被申请人仅以双方注册账号留存的联系人相同这一事实便认定串通投标并作出处罚,属于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行政复议机关据此依法撤销了案涉《行政处罚决定》。该案办结后,行政复议机构进一步指导被申请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推动被申请人自行纠正与该案情况类似的行政复议案件20余件,使企业避免经济损失100余万元,案涉企业均自愿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
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自2024年成立以来,已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为57个国家100余名学员提供人工智能技术与治理培训,主办金砖国家人工智能高级别论坛,发布《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展望报告》等多份重要研究成果,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了“金砖智慧”。
胡九龙说,论坛的宗旨是打造服务北京绿色发展重大政策和成果发布平台、绿色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平台、绿色产业发展赋能平台、国际绿色合作交流平台、绿色北京形象传播平台,为北京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提供新助力,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系统实施提供新支点。
2010年7月,河南省某市人民政府作出案涉会议纪要,同意某房地产公司就案涉地块补偿问题与被征地群众达成协议,由某房地产公司在原补偿标准基础上增加补偿。某房地产公司额外增加的补偿费用和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某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土地出让、容积率、配套费等政策上给予优惠、补偿。2012年4月,某房地产公司与被征地群众达成案涉调解协议,某市人民政府在案涉调解协议首页右上角加盖印章。某房地产公司按照案涉调解协议给村民支付了补偿款,解决了征地补偿问题,开发项目建设得以顺利推进,但某市人民政府允诺给某房地产公司的补偿未能全部兑现。某房地产公司认为某市人民政府未履行补偿义务,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判决某市人民政府、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支付其垫付的征地补偿款、青苗补偿费和占用资金成本。
她希望,民进浙江省委会不断巩固在衢老阵地、开拓新阵地,在深耕细作医疗、教育、文化等传统优势领域服务的同时,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创新“人工智能+”等模式,深化提升专家工作站、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项目,并且围绕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科技转化等方向,主动探索增强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系统谋划,完善评估反馈与跟踪机制,并且将实践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转化为参政议政的重点议题,深入推动问题解决。(完)
截至2025年2月14日,全省71个急救中心已全面建成无障碍呼救功能系统,其中33个急救中心可通过120调度系统受理患者借助微信小程序发送的报警信息;38个急救中心可通过120电话移动终端受理患者借助手机短信发送的报警信息。2月21日,福建省检察院、省卫生健康委、省残联在省急救中心举办“沟通无障碍,急救零距离”全省院前医疗急救系统无障碍呼救功能启动仪式,打通16万余名听力、言语残疾人120无障碍呼救通道,切实满足特定群体医疗急救无障碍呼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