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职业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成为护航幸福晚年的重要力量。养老服务师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新发布的17个新职业之一,指从事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综合需求评估、方案制订与实施、照护技术实施与培训指导、质量评价管理、服务咨询转介、实务应用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从业者,朱干感叹:“职业身份的正式认定,不仅增强了我的职业认同感,更让我们有了持续努力的方向。”
夜晚的世运村,这位老木匠成为主角。汹涌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运动员把满头银发的理查德高高举起,志愿者挥舞着手机中的灯光,理查德笑着用手中啤酒致意。
穿行在密集的车流、人流中,记者感受到股道间热浪翻滚,此时温度已经达到45.4摄氏度,进站列车的空调还在不断排出热风,46岁的上水班班长邓俊峰和工友们冲进热浪中,给列车加水。
从天津的泥塑体验馆,到潍坊的风筝店,再到广州的醒狮文化馆,沉浸式的非遗体验成为外国游客“中国游”的新去处。在成都道明镇竹编工坊,师傅的耐心示范让澳大利亚姑娘菲比的动作不再生硬,竹条在她手中纵横交错,一把扇子逐渐成形。“原来自然的东西能这么美。”她由衷感叹。
“卧床的老人要特别注意预防压疮,定时翻身,防掉床措施一定要到位;很多老人体力虚弱,身体状态不佳,要借助健康监测设备定期监测老人的健康状态……”朱干会和团队成员一起,根据老人的情况定制个性化的照护计划,给每一位入住老人打造有尊严、快乐、舒适的养老生活。同时,建立和家属沟通的微信群,将老人每天吃饭、休息的情况以及体重、体温、血压等数据告知家属,让他们放心。
“学校丰富的甲骨文研究资源是我们做甲骨文文创最大的优势。”安阳师院美术学院教师王晨雨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无论是文创产品,还是其他以甲骨文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在创作时都必须要保证其学术严谨性。
7月开赛的“赣超”则已初尝盛宴的滋味。据“大江新闻”报道,至第四轮共有29.4万观众现场观赛,场均1.47万人,短视频平台累计播放量数亿。全省11个赛区联动百余景区推送福利,吉安泰和县主场赛事期间,全县酒店入住率超过80%,景区游客量增长65%,四成多是来看球的外地人。第二轮比赛期间,南昌、赣州等赛区周边餐饮业营收同比翻番,酒店预订量激增220%。中国青年报、黑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开始转播赛事,助推“赣超”影响力进一步走出赣鄱大地。
除了是一名泰拳运动员,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刘晓慧还是一名“学霸”,精通汉语、英语、泰语和老挝语四种语言。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刘晓慧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回答记者提问。“五年前,参加比赛的学姐们英姿飒爽的气质吸引了我,我也想成为文武双全的人,就开始练习泰拳。”在刘晓慧看来,在学拳路上父亲的支持和帮助给了自己莫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