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示明从医30年,是非遗代表性项目满族艾灸疗法州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医等中国非遗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与日俱增。”韩示明说,截至目前,已累计有数万名外国患者在珲春体验满族艾灸疗法,俄罗斯人占绝大多数,韩国人、日本人也越来越多。
发布会上,《惹木与蓝》作者、格尔木市作协主席唐明分享了创作历程。她10岁随父母移居青海,足迹遍布青海各地,大美青海是她创作灵感的源泉。
今年1—6月份,全国各口岸查验来华外国人1915万人次,同比上升30%,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占比71.2%,同比上升53.9%。免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增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交往,拉近了情感、增强了友谊,很多外国朋友通过亲身感受,认识了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
随着中俄交往不断加深、中医文化持续传播,韩示明如今在高峰期每天接诊20多名俄罗斯患者,艾灸馆常年配有俄语翻译,韩示明胸前也挂上了俄语名牌“米沙”。“这是俄罗斯患者给我起的名字,意思是小熊。”韩示明笑着说,俄罗斯气候寒冷,当地人大多体内湿寒,需要艾灸。艾灸馆还专门改良优化了更适宜俄罗斯人体质的艾条。
其中,武汉理工大学的“可注射溶栓纳米机器人”令杨若熙印象深刻。这项全球首创技术通过静脉注射,能在4小时内精准清除血栓,任务完成后自动拆解排出体外,显著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是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
据介绍,动物陪伴疗法,是一种通过互动性动物,帮助人们提供情感支持,改善身心健康的疗愈方式。该疗法起源于20世纪末,南非约翰内斯堡新肯辛顿医院将治疗犬引入临床实践。
吉林石化公司,是新中国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炉电石的诞生地。2022年,这位“新中国化工长子”全面启动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总投资339亿元,新建装置21套,改(扩)建7套,是国内传统炼化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示范工程。
煎饼颇受抗联战士喜爱,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抗联煎饼”。那时的“抗联煎饼”多为玉米面制成,而今,长有公司以长白山天然资源为原料,开发出近百种产品,远销12个国家,每年有6万多人次国内外游客来到这家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观,聆听煎饼里的红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