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在展示大厅逐一察看当地出产的米油豆奶等各类农产品,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他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他还介绍,西藏具有一系列普惠性政策,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最低可享9%税率;各类市场主体向在藏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平均利率比全国基准利率低2个百分点;在藏首发上市、新三板挂牌,享受“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绿色通道政策;在土地、用电用水、用工等要素保障方面有较大政策优惠。
随着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地处西北内陆的新疆正从中国开放的末梢走向前沿。如习近平2022年考察新疆时所言,“新疆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一个核心区、一个枢纽地带”。
海南还主动对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经贸规则,印发2024-2025年先行先试任务举措;落实国务院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若干措施,有30余项试点措施已生效实施,暂时进出境修理、再制造产品进口等试点先后实现全国首单。
去年3月,总书记走进湖南常德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的田间,察看秧苗培育和春耕备耕进展。在同乡亲们亲切交流时,总书记叮嘱:“我常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我们14亿多人靠谁都不行。现在生活好了,也千万不能忘记这一点。”
中国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通过引进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许多参与培训的农户表示,中国专家“耐心细致,真正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癫狂、复杂、叛逆……想要看清包罗万象的《芬尼根的守灵夜》,必须对作者乔伊斯本人的生活一探究竟。乔伊斯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他出身富裕,没有享受过几年好日子便家道中落。他自我放逐,一生颠沛流离,无法回到亲人身边。他身体孱弱,常年和青光眼、虹膜炎等眼疾斗争,做过十几次眼睛手术,在写作时备受折磨,59岁就因病去世。这一生,他不仅在身体上承受折磨,也在精神上饱受着特立独行之苦。
对于那些可以阅读英文原著的读者而言,用耳朵去理解和欣赏《芬尼根的守灵夜》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因为乔伊斯在《芬尼根的守灵夜》的写作过程中眼疾日益严重,几乎已经成为盲人,所以,对语言和音乐都极为敏感的他,不知不觉就开始用听觉进行写作。戴从容曾在文章中提到,乔伊斯在创作中,明显运用了不少可以用声音制造效果的词语。爱尔兰小说家彼得·科斯特洛也曾指出,对于乔伊斯而言,世界本身就是“一首可听之诗,而非可见之物”。如今,已经有海外读者开始尝试为这本书制作音乐版本,也有人录下了自己朗诵书中片段的录音,或者是为其创作图像小说,试图用新的打开方式,来审视这本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