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此次观礼后的计划,侨胞们也有了打算。“我们要把观礼的经历讲给身边的外国朋友和海外同胞听。”陈恒说。从整理观礼时的照片、视频,到在侨胞聚会中分享现场的震撼瞬间,再到用外国友人听得懂的语言讲述阅兵背后的历史意义与中国担当,侨胞们的“分享计划”,是一场跨越国界的“中国故事传递”。他们既是祖国强大的见证者,更成为了祖国形象的传播者;他们亲眼见证阅兵的庄严,更想把这份“珍爱和平”的心意带回海外,让更多人知道:中国的强大,从来都是为了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宁和平。
陕西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是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和对外开放的优势区。为助力特色农食产品加速出口,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渭南海关立足区域优势,以此次改革试点为契机,持续提升属地监管效能。积极建立出口农食产品监管服务工作室,设立技贸措施工作站,指导企业完善产品溯源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创新无人机辅助果园注册,加大企业对外推荐力度,实施“属地+口岸”陆运联动监管模式;畅通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叠加“云签发”、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实验室快速检测等便利化措施,助力特色农食产品出海。
在加拿大,纪念活动同样充满温度。加拿大华侨华人团体联合总会主席翁国宁讲到,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加拿大华联总会都会聚集当地华人举办纪念活动,不少加拿大政要也会到场,和侨胞一同缅怀遇难同胞,呼吁珍爱和平。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长河中,曾在中国抗日战场做出突出贡献的白求恩先生,其事迹早年在加拿大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而一段时间以来,华人社区通过持续举办系列座谈等宣传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逐步了解到他的伟大贡献与崇高精神。目前,白求恩先生的故居已建立起纪念馆。“前不久,我们在白求恩纪念馆同华人社区一起举行了纪念活动,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走出宴会厅时,国际友人柯马凯始终心潮澎湃,这句话久久回荡在他的脑海。他的父母在中国相识,共同参加工业合作社运动,为中国的外语教育和对外友好交流事业倾注心血。“阅兵仪式上,维和部队方队走过,我心中涌起深深的感动。我想,这就是命运与共,这就是共同的事业。”
杜晓帆认为,这种“技术+理念”的双重创新,既是对国际遗产保护理论的生动实践,更为全球同类遗产提供了可复制的“杭州经验”。(完)
转身,庄严地望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永垂不朽”四字,仿佛有了千钧重量。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对先烈的缅怀、对未来的壮志豪情,站在鲜艳的国旗下,我郑重写下《抗战胜利赋》,先烈们以生命换来了和平,我们定要让这盛世,无愧于他们永远定格在青春的脸庞;先烈们用牺牲为我们铺路,我们便应以团结奋斗为后代架桥。这,是对先烈们最好的纪念,也是对伟大的全民族抗战最好的纪念。
“‘纪念’二字,不能只写在墙上,得让它走进更多人的心里。”訾贵江说,抗战名将纪念馆开拓出了中小学研学等一系列纪念活动,已经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北大附中香山学校共建基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实践地。正在上小学的冯源鑫,作为北京石景山亲子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每逢周末便化身“小小讲解员”,讲述抗日名将们保家卫国的故事。活动后他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写道:“每一次活动都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为规避数字风险,杜晓帆提出三重路径:一是坚守价值核心,明确标注“数字复原”等提示信息;二是整合物质与非物质要素,通过数字档案弥补技术情感传递的不足;三是构建政府、社区、市场、专家四方协同机制,确保数字化成果反哺遗产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