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博科娃刚刚获得中国外文局颁发的兰花奖。“我一直为文明的多样性着迷。我的祖国保加利亚就是传统与现代交融之地。我们身处同一个世界,到处都有多元性的体现。”她说,“我非常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它促进着世界和平、和谐与团结,不仅着眼未来,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仅是一个倡议,更是给予世界的一份馈赠。”
昨天,“丹娜丝”残余涡旋维持并进入广东,向西南方向移动,给华南等地带来强降雨;同时,四川盆地和华北等地出现分散性强降雨。监测显示,昨天8时至今天6时,福建沿海、广东沿海、香港、台湾岛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广东揭阳及台湾岛南部局地特大暴雨;四川东北部、重庆中部、湖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北京南部、河北中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分散性暴雨,局地大暴雨。
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重寻“天人合一”,是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乡村儒学研究院院长颜炳罡思考的议题。他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在农耕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动态的、循环的,农耕文明的背后哲学基础就是天人合一和生生不息。以征服自然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引发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反思。“当前,中国和欧美几乎同时步入数智文明时代。数智文明时代需回归‘循环、均衡、可持续’的农耕智慧,而儒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生生不息’的永续观,可为其提供价值根基。”颜炳罡表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铁、5G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广大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是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殷殷嘱托,更是广大青年的时代使命。这份沉甸甸的使命,熔铸于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相互激荡的时代洪流中,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提供了精神引领和行动指南。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人类站在新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7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指出。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面临多重危机,中国坚定做文明互鉴的推动者,以智慧和远见促进不同文明和合共生,彰显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格局与担当。
在购买了中国的武器装备后,塞尔维亚一直毫不吝啬地公开展示相关装备,其政界和军方人士也在不同场合表达对于装备中国武器系统的骄傲之情。例如在2024年6月的“维多夫丹节”纪念活动上,塞尔维亚武装部队不仅公开展示了中国的FK-3防空导弹系统,还首度展示了新装备的中国HQ-17AE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时任塞尔维亚总理武切维奇在活动上表示,HQ-17AE可以确保更好地保卫塞尔维亚的领空,并与塞尔维亚“最强大的武器”FK-3防空导弹系统默契配合。
中国天气网讯 在副热带高压的掌控下,未来7天(7月11日至17日),我国中东部将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强度逐渐增强,14日至16日为高温鼎盛时段,河南、山东等近10个省市或现40℃以上的酷热天气,公众需持续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