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发展的法治护航,到法治文化的全民浸润,太原正以法治为引领,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焕发出独有的古韵新风,在法治的阳光下描绘出更加灿烂的未来图景。
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78万亿元,同比增长2.5%;发生营业成本57.12万亿元,增长2.8%;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15%,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此次活动,为因运河而兴旺的两座古镇架起了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助推津豫两地共同推广大运河沿线地区文旅交流与合作。津豫两地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联袂展出,一场跨越地域的“非遗对话”打破地域壁垒。现场游客在驻足观赏的同时,深刻领略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感受大运河沿线文化生生不息的交融与传承。
中国一汽的改革发展,是吉林汽车产业的缩影。过去4年间,吉林省围绕关键技术,累计投入创新资金16.34亿元,在高强度铝合金钢铁材料开发、高耐蚀性材料开发、新型合金生产应用三大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并成功掌握了全主动悬架、系统集成等7项关键技术。
中国青年网太原7月24日电(记者 田昕禾)“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晋阳城的繁华盛景。千年岁月流转,这片承载着2500多年的历史的“面食之城”,依旧生机盎然。
徽章通常由金属、胶水、塑料等材质制成。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郑艳文提醒,夏季高温环境下,徽章胶水、塑料包装等材料可能释放有害物质,长期堆积或引发健康问题,收纳房间应注意通风。
而当微短剧与当地文化深度融合时,产生的不仅是内容价值,更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除了带动文旅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精品微短剧创制也在为郑州短剧产业发展换上“优质”新标签。2024年,有48部重点微短剧和119部普通微短剧通过省广电以上部门备案审查,分别占全省67.7%、51.7%。有3000多部其他微短剧通过网络视听平台备案审查,比2023年增长60.5%。其中,《遇见少林有功夫》成功入选国家广电总局推优剧目,《所念皆山河》《我的爸爸是齐天大圣》入选河南省重点扶持项目。
法治游园所在的万柏林区南寒街道西矿街北社区党委书记李玉芳介绍,社区依托法治游园,持续围绕“一老一小”开展精准普法工作。针对青少年,推出“法治小卫士”系列活动,包括法律绘本共读、法治绘画比赛等,并邀请专家讲解“预防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知识,提升其自我保护能力。围绕老年人生活保障需求,举办“老年人权益保障专场”活动,重点解读养老诈骗防范、遗嘱订立、保健品消费维权等内容,通过案例剖析加深理解,同步提供免费法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