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6月24日电(鲍梦妮 陈可欣)6月24日,作为中国民航业内首个航路气象叠加应用,由浙江长龙航空与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航空气象中心、民航电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发的“航空气象—飞行员”APP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
合肥6月24日电(江婉琪 刘鸿鹤)台湾基层民众代表安徽参访团一行40余人22日走进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实地考察当地民宿产业发展情况,感受乡村振兴成果、共话两岸文旅合作新机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郎朗透露,他今年将在多个城市举办的纪念活动上演奏由《黄河大合唱》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
“吉鸿昌将军的铮铮铁骨和家国情怀,深深烙印在我心中。”到纪念馆参观的扶沟县实验小学学生穆秉欣,从小听着吉鸿昌的故事长大,“作为新时代少先队员,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
刘永好: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其制定和实施是好事、也是大事,必将有力维护民营经济组织合法权益、增强企业家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央出台过很多政策,但从法律角度给予保护尤为重要,这是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推动民营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有积极作用。我作为来自民营企业的全国政协委员,曾多次在提案中谈到民营企业的法治保障问题,这次国家从法律层面对民营企业进行肯定和保护正当其时,我非常高兴。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下一步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制度机制,有效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实落细。
我国与中亚的交往,可追溯至2100多年前的汉代。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成功开辟了贯通亚欧的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中亚紧密相连,双方的学者、使者、工匠通过这条纽带交流文化,不同地域的文明成果沿着这条商贸通道相互交融、交流互鉴,彰显出“兼相爱”的深厚情感根基;我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源源不断输往中亚,中亚的骏马、瓜果、香料纷纷传入中原,“商旅不绝于途”的繁荣景象,印证着“交相利”的生动实践;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率先与中亚五国建交,到借助上海合作组织共同打击“三股势力”,30多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守望相助、团结互信,在涉及主权、独立、民族尊严、长远发展等核心利益问题上,始终给予彼此明确、有力支持,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新路,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这段绵延千年的交往史,培植了我国与中亚各国历久弥坚的深厚情谊,塑造了各方人民对和平、友好、合作的共同向往,为中国-中亚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根基和情感认同。
“我们精心设计了6条科技、文化旅游路线,涵盖前沿科技、智能制造、历史文化、城市风光等不同主题,同时将举行一系列精彩非遗项目展示、文艺节目演出、特色美食品鉴等活动,让与会嘉宾进一步感知天津古今交融、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城市特色。”天津市副市长李文海说。
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由中能建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包括布哈拉州500兆瓦电站和卡什卡达里亚州500兆瓦电站。该项目是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后,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投资建设的首个大型新能源项目,也是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企业在中亚投资建设的最大光伏项目。项目于2024年6月实现全容量并网,每年可发电约24亿千瓦时,为推动乌兹别克斯坦能源结构转型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