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随着印尼马鲁古民族舞的激昂鼓点响起,现场氛围瞬间被点燃。英德千岛彩虹艺术团的舞者们身着艳丽民族服饰,以原始灵动的舞姿再现印尼海岛风情;领舞艺术中心的傣族舞则以柔美身段勾勒出中华多元文化的交融之美;男生独唱《梭罗河》旋律悠扬,将归侨的乡愁与眷恋娓娓道来。10余个文艺节目轮番上演,生动再现了归侨们“将他乡艺术融入家乡,使之成为新故乡一部分”的文化融合历程。
横店影视城是全球规模最大、产业要素最集聚的影视基地,拥有20多个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的影视拍摄景点(基地),有“东方好莱坞”之称。为促进影视IP与文旅融合发展,该影视城近年不断推出沉浸式体验项目,吸引游客“入戏游”。
场内赛事正酣,场外同样热闹。福乒赛通过“乒超联赛预热+本土赛事落地”的新模式,推动福、畲、茶、古、廉、红等文化资源与体育赛事深度融合。赛事期间,主办方同步推出“福乒主题嘉年华”系列促消费活动,观赛之余,市民、游客还能品尝到香醇的“坦洋工夫”红茶,欣赏韵味悠长的福安平讲戏、精彩生动的畲族歌舞表演、精妙绝伦的畲族银器制作技艺等。
政策与活动双轮驱动下,上海夜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特色在哪里?积攒了什么经验?带来了哪些启示?澎湃新闻推出“发现夜上海”系列报道,聚焦游客、青年、市民三个群体关注的夜经济场域,去感受夜的魅力。
“一道布屏分隔诊区,屏前诊病、屏后施治。简陋的医疗条件让我们在面对复杂皮肤病时常常力不从心。”刘红霞回忆道,刚踏入中医皮肤科领域时,新疆的中医皮肤科资源几近“贫瘠”。
22时47分,位于南京东路的杏花楼体验店内,堂食已经基本结束,店员倪迎春在旁边外售区域清点货架,为23时打烊做准备。“我们店去年6月开张,今年7月开始,延长一小时,23时打烊。”倪迎春告诉记者,他们店的堂食为现制现售食品,卖完即止。这个季节多为糖水、饮料、特色点心等。外售部分多为特色预包装食品,这个时节,杏花楼的月饼已摆上了C位。
时值乙巳金秋,国庆假期恰逢中秋佳节。这是时序赋予的天成巧思,也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寄思——双节同辉聚合力,携手同心谱华章。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