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果断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汛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面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关键考验,党员干部要敢于迎难而上、带头冲锋,在防汛抗洪救灾一线亮身份亮作为亮作风,以实际行动答出防汛救灾高分答卷。
7月30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王中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在全国多地灾害发生后,百度基金会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向灾区提供重建家园1000万专项基金。这笔善款将投入到多个灾后重建工作中,按照救灾重建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支出,帮助受灾民众早日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在此背景下,国家新职业“长期照护师”应运而生。2024年,人社部和国家医保局将长期照护师纳入了新的国家职业工种。李锦汤介绍,今年6月,广州颁发首批100多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志着该职业在广东正式落地。
7月30日电 国务院台办30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民进党当局要求于9月新学期启用13篇所谓“识读中国威胁”补充教材,岛内舆论抨击此举是进行系统性“台独”洗脑,将严重危害岛内青年认知与两岸关系。对此有何评论?
玉溪市聂耳纪念馆讲解员 郝若帆:频繁参加学生运动的聂耳,在1930年5月,在日记里面写下了自己因为学生运动被国民党当局列入黑名单的消息。由此聂耳在家人的帮助下逃难至上海。
某森林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曦:我们这条生产线建成之后,每年可以大概消耗20万吨加工剩余物,一方面能够避免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能够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养生好时机。针对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虚寒性疾病(即“冬病”),在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温补阳气、散寒驱邪的治疗(即“夏治”),达到预防疾病在冬季复发或减轻症状的目的。常见的“夏治”方法有三伏贴、艾灸、拔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