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十年,云南高铁已联通丽江、香格里拉、保山多个城市,还可以从昆明直达老挝万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希望更多台青亲自到大陆看看,这里的发展日新月异。”5日,“80后”台湾青年苏允恺接受专访时说。
此外,后岩村还将依托本地茶园资源,深度融合茶产业与文化旅游,通过特色茶文旅推广提升村庄知名度,推动乡村品牌“走出去”,把资源与客源“引进来”,进一步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完)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十五五”时期,充分发挥并持续巩固扩大我国在制度、市场、产业、人才等方面的显著体系优势,是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坚实支撑。要保持定力、用好优势,不断激发潜力、化优势为胜势。
加拿大《搜罗》杂志社社长陈林用“震撼”和“激动”来形容他在现场观看阅兵时的心情。陈林的姥爷林钧贵曾是一名八路军通讯员,这次陈林带着姥爷的照片来到阅兵现场:“我想让他也看一看,如今的中国多么强大,多么自信。”
“这部伟大的作品在沉睡了80多年之后,终于被吕梁学院完美地呈现在今天的舞台上,这是一种天意,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著名剧作家马连伦说,80多年前,在晋绥这片热土上诞生了《吕梁山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吕梁山英雄传》三部抗战题材的经典作品,这三部作品在中国抗战文艺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修建水泥路、旅游公厕、路灯、水利灌溉工程、幸福院……近年来,后岩村筹建了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一项项惠民工程在村中落地生根,助力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的深化拓展期。从国内发展看,“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劲转型势头,呈现三大趋势性特征:一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呈上升趋势。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2.68%,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6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提升至6.91%,创新指数全球排名第11位。二是供需结构迈向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高技术制造业引领工业增长,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9.5%,远超6.4%的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贡献率达23.3%。三是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2024年中等收入群体已超4亿,2035年有望突破7亿。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带动产业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这一时期的核心课题在于巩固既有转型成果,着力解决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没有改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十五五”时期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理念到实践、从局部到全局深化拓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科学把握这一历史方位,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