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艺精品“走出去”的同时,深圳以开放姿态大力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音乐丝路,不断延伸。自2017年由深圳市政府、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创办以来,“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之一。截至2024年,这一音乐盛事已成功举办五届,吸引了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艺术家参与,累计奉献200余场精彩演出。音乐季不仅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更成为深圳乃至大湾区对外展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
自2022年12月22日深圳首演至今,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已在全球51座城市、62家剧院完成265场演出,票房与口碑持续攀升。
王娇介绍,暑期是小区租房的旺季,因为周围有两家医院,租客多是到医院看病患者的家属,住在这里还能做饭送到医院。目前对外出租的只有客厅中间的一个床位,包月价格(含水电气暖费用)是3000元。
如今,他还开通了社交媒体账号,分享自己的农村生活,粉丝量已近10万。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开起了自己的家庭农场。“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六连村已经开了10多个家庭农场。”李雪飞介绍。
慕尼黑再保险发布的《2025生命科学报告》显示,对大多数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而言,更早期的确诊将带来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的显著改善,从而重构寿险死亡率预测模型。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对于从前常常被拒保的带病体人群,其可保性边界将得到显著拓展,风险定价也将更加合理化。慕尼黑再保险预计,这将抑制特定险种的市场需求,同时推动其他产品的市场增长,为产品创新创造空间。长期失能保险或医疗保险产品的需求可能会增加;具有多次给付形态的重疾产品或将获得市场的更多关注;早期诊断的常态化将导致重疾险的理赔前移和发生率上升,重疾险定价需要持续关注,疾病定义也要根据医学进展及时更新。
“久久为功”强调的是耐力和坚持,当慢则慢、谋深虑远、持之以恒,彰显的是一种战略耐心。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的精神,在当下显得尤为珍贵。现实中,一些地方为了追求“速成政绩”,不顾实际大干快上,结果劳民伤财;一些党员干部急于求成,搞“运动式”落实,最终留下不少“烂尾工程”……这深刻警示我们:缺乏战略定力的“快”,往往欲速则不达。从塞罕坝人用六十余载接力筑就绿色长城的生态奇迹,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走过26年实现从无到有的奋斗历程……这些成就告诉我们,真正的突破往往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持。在科技攻关、产业升级、生态保护等领域,尤其需要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卡斯帕·韦斯特曼是荷兰中国经济贸易促进会副会长,也是德国科隆音乐学院大提琴专业研究生,活跃在中欧经贸和文化交流的一线。得益于免签政策,他今年已3次赴华。“现在来华流程大大简化,只要订好机票,就能‘说走就走’,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韦斯特曼说,“中国各项免签政策为外国人走进中国、了解中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让中国之旅更加丰富、生动、有温度。”
“这里曾经都是土路,从镇上进趟村,裤腿都是泥巴。”李雪飞说,如今干净整洁的石板路已经铺到家家户户的门口,既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吸引了前来游玩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