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获奖名单中,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戴国浩也在其中。33岁的他开创了融合推理与行动的智能体范式,并推动智能体技术在通用系统操作与知识密集型领域的应用。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面对AI技术的浪潮式迭代发展,此时此刻站在这里,与其说是我的主动选择,不如说是对领域核心突破方向的紧密跟随。作为研究者,我认为攻克这些前沿问题正是我们的根本使命所在。”
在上海,青年科技力量不断崭露锋芒。8月26日,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正式颁发,10名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得主中最年轻的上海频准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磊,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作为获奖代表发言。不到40岁的他瞄准量子科技和先进工业应用对精准激光器的需求,带领团队攻关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60余款高端精准激光器的自主研发制造。
适度超前也有面向未来的考量。李瀚明表示,最近几年,国内长途旅行取代了一部分出国游的需求。西北是国内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新疆、青甘大环线等热度居高不下。西北遥远,高铁也不发达,更依赖民航运输。此外,西安和乌鲁木齐还有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需要。
百余公里外,滨海港零碳产业园呈现另一番景象。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项目的10座白色超大型LNG储罐巍然矗立,宛如巨大的“气墩墩”。在冷能交换中心展示区,一条特制管道连接着冰淇淋机,按下按钮,不到十秒就产出一个个用LNG冷能制作的冰淇淋。这套年处理200万吨LNG、制冷功率23兆瓦的冷能供给系统,正将零下162℃的LNG冷能分为深冷、中冷、浅冷三级利用,延伸至冻干食品、冷水鱼养殖、冷链物流等产业。一路之隔的养殖基地里,大西洋鲑在冷水中畅游;旁边的冻干食品厂工地塔吊林立,施工车辆川流不息。
当地时间9月15日,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中美马德里会谈期间,双方围绕TikTok及中方有关关切进行了坦诚、深入交流,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去年,民航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画出国际航空枢纽的蓝图,提出“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
作为“亚洲水塔”和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域,青藏高原环境动态监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早在2017年,中国科学院空天院浮空艇团队便挺进可可西里腹地,开启与青藏高原的“云端之约”。
据此前报道,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近来陆续做出了将“有条件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承诺。法国则宣布将在联合国大会期间承认巴勒斯坦国,并未设先决条件。以色列谴责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称这将“奖励”哈马斯。